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结合我们2017~2020年在中西部和东北十余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开展的相关调研、访谈和实地观察,试图基于组织动员的视角从中微观层面分析脱贫攻坚如何通过动员机制激活我国制度优势的潜能,打造出引领型融合治理模式,进而促进贫困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的问题。
本文结合我们2020~2021年在贵州T县开展的田野调查,试图通过引领型融合治理视角,阐释县域统合治理作为引领型融合治理的基层逻辑是如何形成的,又呈现何种实践形态的问题,以揭示引领型融合治理作用于县域贫困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的“黑箱”,深化对引领型融合治理如何提升我国贫困治理效能的理解。
本文将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仪陇县作为典型案例县,展现引领型融合治理模式在县域脱贫攻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鲜活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仪陇的扶贫开发经历了六个阶段,分别是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八七扶贫攻坚阶段、新世纪十年扶贫开发阶段、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阶段以及全覆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脱贫攻坚期间,仪陇动员全县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扶贫路径、精准靶向施策,缩小了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程度,改善了基础设施、促进了产业发展并提升了社会服务水平,构成了引领...
地方拥有蓬勃发展、能提供丰富就业岗位的产业,既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可持续性的重要基础,也是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可靠保障。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在产业扶贫方面,仪陇县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领、企业和市场带动与农户响应相衔接的多元协同之路。仪陇县的产业扶贫实践既带动贫困户摆脱了贫困,又促进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仪陇县是四川的劳务输出大县,每年输出劳动人口约38万人,其中贫困劳动人口约占5%。当地劳动人口的就业途径较为单一,多以“亲靠亲、友靠友”方式外出务工,因而从事的行业同质性较高,多以建筑、服装鞋帽加工、数控机械、电子产品生产为主。就当地贫困劳动力而言,技术匮乏和劳务信息不对称是大多数贫困户长期无法脱贫的根本原因。数据表明,除因病因残致贫外,缺技术(技能)是阻碍当地贫困劳动...
本文首先介绍了健康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然后介绍了健康扶贫的治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最后介绍了健康扶贫的治理行动与治理经验。
教育资源匮乏和语言不通是阻碍凉山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现状,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凉山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更能直接带动凉山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后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