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经验

政府与公民社会的伙伴关系——上海普陀区社区民间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长寿模式”案例分析

本文全面展示了上海普陀区长寿路街道发起的社区民间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及其创新做法;分析和揭示了这一创新实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展望这一改革的未来发展;最后,从社区民间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寿模式”出发,对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伙伴关系进行一定的学理分析。

作者:周红云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组织与权力——“村居型”社区案例研究

在“村居型”社区内部存在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三大治理主体,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以各自利益为节点的网络。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前屯社区为个案,描述三元治理主体各自在社区网络中参与社区权力的分配和效能,分析社区内外不同性质权力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这些冲突产生的原因,如何建构并维持社区内外的各权力主体之间的有效协调与合作,从而实现中国城市基...

作者:刘娴静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救灾NGO的行动:基础性公益的展现

我们使用基础公益的概念用以展示这样一种现象:几乎所有的公益组织甚至普通公民的共同目标,是人们的慈善追求,不因为价值信仰、知识视野的差异而改变。汶川抗震救灾恰恰提供了这么一个供人们奉献基础公益的场所。基础公益最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于它能够使得平日里意见不一的组织、使命有异的组织,目标一致起来。因而可以预期,不同组织的普遍行动,可以预期一种与平时一致而又有所差异的行动。这些组织...

作者:陶传进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救灾NGO的行动:基础性公益的展现

我们使用基础公益的概念用以展示这样一种现象:几乎所有的公益组织甚至普通公民的共同目标,是人们的慈善追求,不因为价值信仰、知识视野的差异而改变。汶川抗震救灾恰恰提供了这么一个供人们奉献基础公益的场所。基础公益最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于它能够使得平日里意见不一的组织、使命有异的组织,目标一致起来。因而可以预期,不同组织的普遍行动,可以预期一种与平时一致而又有所差异的行动。这些组织...

作者:陶传进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抗震救灾中NGO间的联合

抗震救灾中NGO展示了难得的联合。NGO在平日里并不是容易紧密合作在一起的,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使命、功能领域、运作策略,但在抗震救灾过程表现得决然不同。我们说这是因为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基础公益将所有的NGO从基础部分联通起来,使得大家面临共同的命运,实现的目标一致。这正是NGO联合的基础。同时,这也正是NGO联合的真正本质:基础公益基础上的联合,而不是政治、宗教、...

作者:高小龙 陶传进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NGO与政府的关系:“分劈”还是合作?

“分劈”,是这里使用的一个自造词。其含义是指,NGO将政府的功能拿过来一部分,但却不与政府合作,最终导致国家的功能与权威纵向分裂,产生了诸多相互独立的功能主体。合作与此相反,是指将NGO纳入国家的功能与权威体系中。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NGO的功能兴起,是在产生“分劈”作用,还是在产生合作作用?这一问题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一直的模式是,社会力量兴起,就容易动摇国家...

作者:陶传进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NGO与政府合作的功能基础——NGO位于政府功能的薄弱地带

这一部分比较NGO与政府在抗震救灾中的功能。我们发现,政府功能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借用行政体系的资源动员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其载体则是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行政体系。但同时,政府的行政体系也带有自身的一个弱点:尽管政府指令在行政体系的内部可以良好地传递,但是,在其最终进入社会领域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行政体系内部的指令传递与功能要求依赖的是权力等级关系,而这样的权力关系不适用于行...

作者:赵小平 陶传进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关键词:合作政府NGO

政府选择还是社会选择:基金会运作的两种不同机制

我们经常使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个概念来描述公共领域里的组织之运作机制。两类组织在不同的称呼下,拥有实质性的区别。那么,这一区别又是什么呢?这种区别落实到基金会身上,又将如何表现?抗震救灾善款募捐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实际观察的场所,从中可以看到那些半官方的募捐组织与那些自下而上的组织的不同所在。我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产生于社会的组织要想生存,就需要得到社会捐款者的认...

作者:赵小平 郑丽杰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