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贫穷到富裕的“蝶变”——寻甸县海嘎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10  编辑:陈亚丰
        海嘎村位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河口镇西北部,是典型的多民族杂居村。2017年以前海嘎一直是山区民族贫困村,村内没有产业支撑,村民过着靠山吃山、看天吃饭的日子,生活十分贫困。

在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海嘎村党总支抢抓机遇谋发展,多措并举抓落实,让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筑牢组织阵地  战斗堡垒强起来

在党总支书记王稳标的带领下,海嘎村以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筑牢“主阵地”,从严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让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起来。

结合“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村干部教育管理,重点解决懒政不作为问题,充分发挥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同时,严格落实“主题党日”制度,把“三会一课” 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机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民政事务“三公开”制度,对群众关心的事项进行公开,进一步增加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透明度。

严格实行“村账镇管”制度,每笔重要资金的使用,都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向支部大会通报备案,确保全村财务支出公开透明。此外,还做到了推行党员、干部民主评议制度,抓好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壮大集体经济  农民生活富起来

以前的海嘎“地少山林多,老百姓生活艰苦落后”,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王稳标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推进“一县一业”肉牛产业培育项目,项目村委会入股,成立寻甸双峰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云岭牛的养殖与销售,村委会每年收入一定的分红。合作社带动8户特困户,每户年分红1000元;每年收购村内贫困户种植的玉米、秸秆用于制作青贮饲料,带动贫困户200余户,每户年增收1500元;每年7-9月制作青贮饲料时,还为村内贫困户提供300-400个就业岗位,又让村民有一笔增收。

同时,在海嘎村的一个自然村——竹园沟新村建设两个功山羊养殖基地,配套建设标准化羊舍、运动场、兽医室、青贮池、饮水调节池和无害化处理池,项目建成后,两个养殖基地共能承载养殖功山羊1200头。截至目前,两个项目框架均已完成,预计可带动周边群众112户,每年增加海嘎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

严抓卫生整治  村容村貌美起来

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海嘎村党总支利用村集体经济反哺农村环境提升,狠抓卫生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在村内配备7名卫生保洁员,在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活动期间组织人员清理环境卫生,并形成长效机制,村庄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此外同步推进路、水、电等重点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危房改造项目,拆除危房1000余间,让村民们告别土坯房住上了新砖房,以往脏乱差的现象一去不复返,海嘎村也成为了全镇环境整治的标兵。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出门有柏油路、看病有卫生室,住上新房子、看上有线电视、喝上安全水,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从最初的“等靠观望”到主动参与,做到了美丽乡村“内外兼修”。

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海嘎村完成了贫穷到富裕、杂乱到整洁的“蝶变”,各项工作都从后队变前队,得到群众的认可。

内容时间:2020-06-1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