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迪庆州维西县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9  编辑:雷春霞

1月22日下午,维西县“南网杯·强基惠农”村级集体经济大赛揭晓。在热烈的掌声中,获得一等奖的康普乡集体经济项目负责人李卫红发表感言:“回去后,将制定更严格更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用好用活50万元发展资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为积极探索有益于发展壮大全县集体经济的方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助力脱贫攻坚。2017年12月中旬起,维西县全面启动“南网杯·强基惠农”村级集体经济大赛,通过“以奖注资、以比促进、有偿使用”的方式向村级集体经济注入发展资金。

“一村一经济”拓宽脱贫路

“一村一经济”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拓宽致富路。

这几天,傈家山寨马边海贫困群众蜂德中心里特别高兴,他领到了维西县供销药材土产公司给他家发放的24000元务工收入。除了这笔务工收入外,去年10月到现在,他先后领到卖给公司农家肥收入2100元和土地流转费4200元,三项收入加起来已经超过了3万元。

“再这样干几年,我们家就过上小康生活了。”蜂德中高兴地说。

像蜂德中一样,马边海22户农户在美光村与维西中药材土产公司携手创建的“总支+公司+农户”的村集体经济模式中获得了三份收益。

维西县永春乡美光村马边海村民小组是一个只有22户人家的傈家山寨。这里山高坡陡,边远闭塞,贫穷落后,但这里生态良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按照县供销药材土产公司负责人的话说就是:“马边海具有发展无污染有机中药材的巨大潜力。”

冲着这个巨大的潜力,去年10月下旬,维西供销中药材土产公司与美光村党总支达成共识:以“总支+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这种模式实现了“三赢”,即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三方共赢。

这种“三赢“模式是怎样形成的呢?去年10月中旬,美光村党总支与维西县供销药材土产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公司投入资金52万元,村党总支将3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以股权量化的方式入股建设马边海中药材基地。

马边海群众获得三份收益:一份是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公司与马边海22个农户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总面积72.6亩,每亩每年租金为700元;第二份是务工收益。马边海群众为公司打工一天可获得70元的收入,去年到现在,公司支付给马边海22户群众务工费16万元;第三份是出售农家肥和山基土收入,去年到现在,公司支付收购马边海群众农家肥和山基土费9万元。

村党总支实现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村党总支与公司的利润分成比例为:总支占40%,公司占60%。去年至今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期,公司累计投入大棚、灌溉设施、土地改良等资金42万元。按照合同,公司给村党总支2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

公司呈现良好发展前景。“我们公司明年就不需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了,生产成本将大幅下降,利润率随之攀升,企业效益也就提高了。”维西县供销药材土产公司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

白济汛乡施底村以“总支+合作社+农户”模式,逐步形成一条由饲料种植——良种猪繁育——饲料加工——商品猪育肥——有机肥料利用(沼气开发、堆粪发酵)等环节组成了完整产业链条和绿色循环经济,社员66户,圈舍面积7100多平方米。农户以土地、现金、畜圈折资入股330万元,总支以红色股份资金入股30万元,股金总额达360万元。总支占股份8.3%。到2017年,合作社存栏优质共元黑种猪600余头,推广共元优质品种猪1680头,出栏肥猪1100头,实现年销售收入358万元,创利61万元。村总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0630元,农户分红总额559370元。

维西县高度重视集体经济,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行动计划,采取“乡镇主导、村级收益、贫困户分红”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选项目经营主体、强化资产资源管理、保底分红收益保障,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集体发展与贫困户增收共赢。目前,全县共有村级集体经济117个,覆盖79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收益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有20个村,收益在1万元至5万元有42个村,收益在1万元(含1万元)以下有17个村。

“三个紧扣”系紧 “利益链条”

这几天,中路乡咱利村联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显得十分繁忙,社员纷纷向专业合作社出售荞子、木香等产品。在繁忙的人群中,记者见到一位傈僳族汉子正在搬运荞子。这位傈僳族汉子是比独组的建档立卡户蜂国柱。他向合作社出售了798斤荞子,收入3990元,还领到合作社给予的905斤大米,蜂国柱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过去,我们搞生产,什么都种上一点,什么都养上一点,养什么吃什么,种什么,吃什么。一年到头不够吃,不够穿,更别说赚钱搞家庭建设了。现在好了,我们家在政府的扶持下种荞子、养蜂。今年,我们家经济收入远远越过了贫困线,日子越来越好。希望这样的产业路子长期走下去。”

“扶贫资源紧跟贫困户走”,咱利村贫困群众搭上了“村有集体经济、组有专业合作社、乡有龙头企业”的快车,发展荞子种植面积1800亩,新增养蜂400箱,快步向“千箱蜂、万亩荞”目标迈进,每个贫困户都有了增收致富的扶持措施。

就像蜂国柱所说的一样。过去,中路乡群众没有破除小农经济藩篱,一家一户小生产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出现今年政府扶贫增加了经济收入,明年政府停止输血,农户又重新返贫的问题。如今,中路乡群众像蜂国柱一样逐步破除了小农经济的藩篱,走出“今年扶贫明年返贫”的怪圈,步入商品生产的快车道。

那么,蜂国柱和建档立卡户是如何走出怪圈的呢?

近年来,维西县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落实“三个紧扣”举措,保障贫困户在“利益链条”中不掉队、不落伍。

一是紧扣扶志。维西县组织人力物力,加大《劳动力素质提升计划》落实力度,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以流动党校、新时代农民夜校、院坝会等各种方式大力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脱贫致富道路上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用村规民约的方式,引导群众形成崇尚劳动、致富光荣的观念,着力推动贫困户转变思维方式,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摒弃陈旧的生产生活习俗;引导贫困户树立谋发展、想发展的信心和信念,激发内生动力。二是紧扣扶智加大整合资源力度,形成合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计划,加大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和转移就业。三是紧扣扶制。认真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最大限度发挥好挂包帮干部、扶贫工作队、基层干部力量;加大对扶贫资金的整合监管、督查力度,最大限度发挥好产业资金的作用,确保扶贫资源精准到户到人,使扶贫资源精准聚焦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

(来源:中国藏族网)

内容时间:2018-11-0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