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热点聚焦
报告推荐|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2-25  编辑:wangximing

导语: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于2月21日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设立衔接过渡期,即“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脱贫攻坚战极大地缩小了贫困地区农村和中部及发达地区农村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补齐了实现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短板。这在客观上形成了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农村实现同步发展的基础,但是从贫困发生的客观规律而言,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并不意味着贫困的最终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之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并不意味着不再推动扶贫工作,就大多数乡村特别是脱贫摘帽地区而言,扶贫工作不会终止,二者的有效衔接是未来稳固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

鉴于此,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围绕文件提出的“设立衔接过渡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精选库内最新报告,助力用户精准把握后减贫时代农村减贫与发展。

 

1.设立衔接过渡期

有必要建立可持续保障机制,将重要脱贫措施嵌入乡村振兴行动,探索建立更具包容性和统筹性的综合性社会保护体系。

——檀学文、白描(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副研究员

为更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尽可能提高脱贫质量,实现稳定脱贫,并在攻坚期结束后实行一段时间的可持续脱贫保障机制。高质量脱贫即稳定脱贫,提高脱贫质量即不断提高真实脱贫比重,增强脱贫可持续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应当既着眼于当前的脱贫,又有利于形成长远的脱贫能力。稳定脱贫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中国高度重视提高脱贫质量,采取了包括坚持标准、动态调整、监督评估、改善贫困人口人力资本和内生动力、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实施专门的巩固提高和防止返贫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使得脱贫形式良好,返贫率逐年大幅度下降。但是,中国稳定脱贫的制约因素尚未完全消除,主要在于标准适用困扰、措施“发育”不足以及内生动力不足三个方面。对于攻坚期后的绝对贫困,不能期待其立即绝对地消亡,有必要建立可持续保障机制,将重要脱贫措施嵌入乡村振兴行动,探索建立更具包容性和统筹性的综合性社会保护体系。


选自《提高脱贫质量和增强脱贫可持续性研究》阅读全文>>


报告所属图书


2.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在加大脱贫力度、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防止新增贫困和返贫上下功夫,把工作重心由注重减贫进度向保证脱贫质量转移,建立健全长效脱贫机制,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可持续。

——刘小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虽然2019年底,西藏基本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但2020年及今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仍很艰巨,仍然有很多的风险点需要关注和重视。比如,扶贫产业不可持续发展的风险、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后,贫困户不能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不能长期可持续脱贫的风险、扶贫小额信贷可能不能按期还款的风险等,这些都是西藏下一步需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的。

目前,西藏农牧民收入的2/3基本靠政府转移性收入。一旦国家和其他省市的支持力度减小,势必会影响西藏减贫的成效。例如,对于教育扶贫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包括低保和健康扶贫相关的医保政策)等关乎破解贫困代际传递和保障最贫困群体基本生存保障的政策,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产业扶贫政策、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西藏应尽快出台与脱贫攻坚政策保持大体连续一致的相应政策(如“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方案、细则等),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链接。


选自《西藏自治区深度贫困破解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阅读全文>>


报告所属图书



3.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提升农业品牌、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水平、培育新产业和新业态、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需要一以贯之的政策支撑。

——李冬艳(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以易地搬迁为例,对位于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可以彻底改变农户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家庭的发展信心和发展能力,扩大其发展空间。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实施村庄搬迁撤并,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应统筹考虑拟迁入或新建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选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阅读全文>>


报告所属图书



4.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社会救助与扶贫只有形成顺畅的衔接机制,才能精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作用。

——江治强安超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在多层次扶贫政策和行动体系中,以农村低保和医疗救助为重要构成的社会救助制度有着特定的优势。针对农村低保标准调高到国家扶贫标准之后,部分有重病、残疾、高龄、失能等特殊成员的低保家庭生活仍然十分困难的现实,进一步规定农村低保金可以分档发放,还可以适当增发;对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可以按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要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抵偿或无偿的集中托养服务;对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事实上无人照料的人员,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照料;对于参与扶贫项目的农村低保对象,在核算家庭收入时,应扣减基础养老金和必要的工作成本,同时给予一定的“渐退”期,从而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通过分类分段设置救助比例和最高救助限额等方式,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重特大疾病的医疗救助力度。同时,简化临时救助的审批程序。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选自《2019年中国社会救助兜底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调查研究报告》,阅读全文>>


报告所属图书

QQ截图20210225095259.png



内容时间:2021-02-2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