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湾塘乡奋力书写脱贫攻坚的答卷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4  编辑:陈亚丰

        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湾塘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实际行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总要求,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抓手,从严从实从细抓好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以“绣花功夫”不断加快决胜全面小康步伐,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解决。至2019年底,全乡8个贫困村1896户7872人贫困人口已顺利贫困退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49.52%下降到1.29%。

  加强领导“统筹抓”,责任压实强推进。湾塘乡以“五个一批”作为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抓手,切实履行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工作职责,实行党委班子成员挂钩包村、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划片包组、帮扶干部包户的责任机制,通过责任传导,将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落实《屏边县脱贫攻坚六个责任清单》,以“六个精准”为导向,压实12名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54名乡机关在编在岗干部职工、35名驻村队员、32名村四职干部、52名组长助理和14家帮扶挂联单位的力量,他们走村入户,排查“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用脚步促进政策精准落地,结对帮扶所有贫困户,为贫困户找致贫原因、定脱贫规划、兴致富产业,解决具体困难,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工作越到收尾阶段,越要聚焦责任担当不懈怠,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这是每一名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人员的心声,同时也是湾塘乡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党建引领“示范干”,先锋带头出实效。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以营盘村党总支为示范,通过实施村级“领头雁”培育工程,抓好“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活动,增强党员意识。紧扣“抓脱贫必先抓住人”的思路,加强村组干部选育工作,健全村级党组织主导的议事决策机制,发挥村级党组织在村级治理中的把关定向作用,有效解决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凝聚力不强、班子内耗严重、工作推动不力等问题,为基层党建带去新资源、输入新血液。同时,积极探索实践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年均收入6.3万元,增强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推进村级组织“强身健体”。采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方式,定期开展“全民清扫日”活动,解决人居环境脏乱差、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及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按照“群众提、支部审、总支破”开展“微心愿收集清零”活动,组织协调解决群众住房、饮水、照明及孩子落户等方面问题。打造出了老阴山移风易俗示范村、张家寨人居环境提升示范村等先进典型。近年来,湾塘乡党委推动产业扶贫组织化、就业扶贫组织化和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在乡集镇易地扶贫搬迁沿河安置点成立了党支部,规范党员活动;组建了沿河管委会、选拔了“楼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夯实战斗堡垒,凝聚了战斗力和向心力,工作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基础设施“优先干”,增强后劲夯基础。近年来,湾塘乡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215.14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产后劲切实增强,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2014年以来,完成片区农田水利灌溉项目开挖机耕路264.2公里,实施村内道路硬化56.2公里,实现了8个村委会通村道路的100%硬化。全面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累计投入资金949万元,解决78个村民小组饮水问题;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实施农村公厕及户厕改造、畜禽圈舍建设、农村垃圾焚烧池建设,建成乡、村、组、卫生公厕以及卫生户厕共2239座;实现人畜混居542户2402人“人畜”分离;实施村民小组垃圾焚烧池建设全乡全覆盖,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农村村容村貌全面提升。随着人白公路提质改造完成,以“人字桥”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小镇逐渐成型。

  壮大产业“使劲干”,增强“造血”功能促增收。漫山遍野瓜果香,在微风徐徐的南溪河畔,绿里透红的屏边荔枝、飘香的芒果和菠萝蜜,甜蜜了湾塘的整个夏天,也成了农户口袋中的“金果果”。湾塘乡的屏边荔枝远近闻名,到了荔枝丰产期,还会吸引来大批的游客进园采摘、拍照,同时带动旅游产业,成为了湾塘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

  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湾塘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推进“十百千”工程,推进特色产业,扩宽致富渠道,增加群众收入。累计发展荔枝32680亩、砂仁12000亩、芒果6000亩、柚子2000亩、猕猴桃2000亩、核桃2000亩、脐橙1000亩、沃柑1600亩。按照“以短养长,长短结合”要求,因户施策,在营盘、大冲、五家等村委会扶持生猪养殖1740头、肉牛养殖511头,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99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荔枝、砂仁、生猪等种养殖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进行知识讲解及现场教学,组织农户外出参观学习经验做法,让农户掌握技术技能,促进增收致富。

  建房挪窝“笑着干”,新村新貌展新颜。全乡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867户,易地扶贫搬迁433户,实现从“忧居”到“优居”,住房质量极大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通过扶贫贷款政策发展产业、扶持就业,加大贫困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等方式,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7044.64万元,惠及贫困群众1463户,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623人,7类公益性岗位200人,生态护林员95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文明创建“出实招”,感恩思进强动力。近年来,湾塘乡以推进精神文明促脱贫,开启了“文明+”共建模式,志智双扶下力气、出实招,文明乡风蔚然成风,取得了显著成效,精美村庄、精致集镇逐步实现。

  2017年以来,湾塘乡以“革陈规除陋习树新风促脱贫”“最美”系列创建为抓手,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共创建“最美村庄”16个、“最美家庭”10户、“最清洁庭院”3户,选出“最美媳妇”3人。通过创建活动,湾塘乡不断涌现出如老阴山村、张家寨、黄果地、沿溪村、青平新村、茅草坪等越来越多的示范村及特色村。2018年湾塘乡获得省级文明村镇和云南省生态乡镇称号,老阴山村、沿溪村荣获州级文明村镇。全面推进“爱心超市”建设,以“红黑榜”为抓好,亮红晒黑、红脸出汗,通过正面激励和反面鞭策的方式,有效调动村民积极性和自觉性。广大群众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邻里团结和谐,民风更加淳朴,同时,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意识更强。

  从“气候炎热、交通闭塞、深度贫困”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村美民富”的华丽蝶变,是乡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合力攻坚,奋力拼搏交出的满意答卷。乡村振兴号角已经吹响,脱贫攻坚无缝衔接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已然开启,湾塘乡党委政府将全力以赴,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内容时间:2020-06-0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