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永宁镇的田间地头喜讯频传,沉甸甸稻穗迎风摇曳,一尾尾稻田鱼在水中嬉戏,黄澄澄的高原红米和活蹦乱跳的鱼互养共生,一副丰收的景象让永宁镇群众喜笑颜开。
今年,永宁镇立足自身水稻种植面积广、水资源充足的优势条件,找准产业致富路子,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稻田养鱼种植业。7月,乡党委政府和技术人员把消过毒的鱼苗运到稻田边,认真的把每一条鱼放到田间,形成了永宁镇“世界屋脊”鱼稻共生产业扶贫千亩示范片,通过几个月的精心管护,九月稻田鱼养成,达到预计效果,实现鱼稻共生双丰收。
永宁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和桂忠 今年我们的稻田鱼养殖总的是1211亩,总产量是52412斤,总产值在135万左右,水稻产量预计在300吨左右,鱼的产量除去成本,其他拿到老百姓手中的是70多万左右,水稻的300吨左右,总产值在120万元左右,去除成本,老百姓收入总的在80万左右。
家住在永宁镇永宁村委会黑瓦洛的建档立卡户邱士斌就是稻田养鱼的受益者之一,2014年因病,使本就不富足的邱家雪上加霜,幸运的是就在那年他们家被评为建档立卡户,在党和政府不断的帮扶和自身坚持下,邱士斌一家慢慢走出了困境,对生活也有了更多的期许,也坚定了他感恩党和跟党走的决心。
永宁镇永宁村委会黑瓦洛 建档立卡户 邱士斌 (那年给了)我一万元钱,拿起了8600元钱,买了三头牛,三头牛发展起来后,我卖了三头牛,卖了一头牛就卖了7000多,可能卖了2万多元。
如今邱士斌成功脱贫,金黄的玉米铺满院落,畜圈里的猪、牛、羊成群结对,今年7月邱士斌在知道镇党委政府和工作队要开展稻田养鱼后,积极要求参加其中,共养殖了6亩稻田鱼,短短三个月时间,邱士斌又添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永宁镇永宁村委会黑瓦洛 建档立卡户 邱士斌 我家养了6亩的稻田养鱼,一亩有60斤,六六三百六十斤的稻田鱼给我们,政府派人直接就给我送到田边,放在田里面,现在我们去捞鱼,捞了后有500斤,500斤一斤25元,总的卖了一万二千元钱。田里的谷子,颜色也好看,颗粒又饱满,田里又没有草,这样的机会去哪里找呢?是党和人民政府支持我们的,党和人民正度可以说非常的关心我们了,给了我们很多的财富。
的确,正如邱士斌所说,“稻鱼共生”,鱼为水稻除草、除虫、松土,水稻为鱼提供小气候、饲料,可实现控制病虫害,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达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鱼双赢”的目的。
永宁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和桂忠 今年总的政府搞了1211亩,政府每亩卡户补贴600元,非卡户是政府补贴200元,今年政府主要是带动老百姓学会稻田养鱼,稻田养鱼的技术作用是什么,提高红米的品质,红木减少化肥成分,农药成分,把红米的绿色(产品)打造出来。
“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贵”,因为稻谷和鱼都是绿色种养殖,品质较好,价格高于市场价,加上第一年养殖,很多群众接受不了,销路曾一度成为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永宁镇党委政府、挂联单位、驻村工作队员、农业局技术人员等干部职工在确保鱼质的同时,化身稻田鱼宣传销售者,走街串巷卖起了稻田鱼。目前永宁镇“世界屋脊”稻田鱼正在全市范围售卖中,群众的收入十分可观,大家干劲十足。
永宁镇高河坎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 社长 杨作友 虽然今年才开始,但是老百姓的收入很高,稻田鱼加上稻谷,一亩在一千六七,我们下定决心,明年还是尽量的把这个产业搞起来。
内容时间: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