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洱海源头:生态海菜种植走上致富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28  编辑:陈亚丰

春日的清晨,当阳光透过云烟洒向洱源县东湖湿地团山片区,右所镇松曲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卞国权精神十足地采起了海菜。

“我们右所镇洱海保护暨流域转型发展深入推进,优质的东湖水质为生态海菜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我们正在全面探索产业的转型升级,努力让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实实在在收获金山银山。”右所镇副镇长杨杰超告诉记者,在党委政府的鼓励支持下,松曲村三江源水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308名社员,在东湖湿地团山片区建起400亩生态海菜种植示范基地。基地优先吸纳租地群众、建档立卡群众在基地务工,并示范带动海菜种植,该村像卞国权一样的7户建档立卡户24人,有的有租金收入,有的在海菜基地务工,有的自己发展海菜种植。“我们村的杜树臣,去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自己种植15亩,亩产3500斤,年均价格3.5元/斤,亩纯收益7000多元,去年他的15亩海菜赚了9万多元,实现了脱贫致富。”松曲村党总支副书记杨贵菊对于该村的海菜产业发展信心十足。

2015年以来,洱源县脱贫攻坚与洱海保护两场硬仗一起打,双向政策一起出,不断推进生态扶贫,不断让人民共享绿水青山的民生福祉。

该县将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生态环境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相结合,在主要入湖河流下游、重要湖泊和水源地周边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确保农田尾水进入湿地沉淀净化后再进入河道,到目前为止,累计投入4亿多元恢复建成茈碧湖、草海、海西海、西湖、东湖等湿地2.43万亩。同时探索“以湿养湿”模式,引导群众发展1500多亩海菜种植,年产值达1200万元;通过流转生态湿地、生态隔离带土地2.3万亩,每年为群众增加租金收入4700多万元;共吸纳建档立卡人口906人,作为环保员、保洁员、管水员、护林员,在改善入洱海河流

水质的同时,促进群众增收,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这几年,随着湿地生态的恢复建设,我们这里的水质越来越好,海菜自然生长,鲜嫩、绿色、营养,远销丽江、成都等地,很受市场欢迎,年前一段时间,海菜价格到了12-16元/市斤,我们将依托海菜种植逐步探索‘东湖一朵花一条鱼’的产业品牌。”三江源水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之一的杨克胜告诉记者,大理江东生物有限公司看中东湖湿地片区的好环境和海菜的健康品质,合作社也看中价格在1200元/公斤的金线鱼的市场价值,该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收购基地的海菜,并在海菜塘里生态放养对水质要求颇高的金线鱼,探索发展“海菜+”产业。

在生态扶贫的理念引领下,伴随着流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生态潜力,洱源县充分利用绿色发展的后发优势,不断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百姓富生态美的精彩画卷正在洱海源头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内容时间:2020-04-2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