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扎囊县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18年如期完成脱贫的目标,扎囊县采取了以下精准扶贫措施:
一、抽调业务骨干,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脱贫攻坚指挥部及办公室。一是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雷丰任组长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唐勇任总指挥长,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总指挥长,各业务单位为成员的脱贫攻坚指挥部,从各业务单位、乡镇抽调了业务骨干组成办公室工作人员,全力确保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二是按照山南市脱贫攻坚要求相应的成立了办公室(综合组,办公室设在政府办公楼二楼)、政策资金保障组、规划项目实施组、产业脱贫组、异地搬迁组、生态补偿组、教育脱贫组、社会保障组、转移就业组、督导考核组、宣传组等11个工作组,进一步确保了扎囊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制定了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工作职责,为全面、迅速、扎实、有效推进各项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四是制定了年度脱贫计划、制定了月任务推进表,并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有序推进扎囊县脱贫攻坚。
二、组织培训,加强精准扶贫队伍建设。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脱贫攻坚指挥部轮流组织办公室业务骨干人员、各乡镇扶贫专干、各村第一支部书记等人员到自治区、地区、本县参加精准扶贫相关知识培训学习,进一步建强了扎囊县精准扶贫业务人才队伍,截止目前,参加自治区培训10人次,参加地区培训103人次,参加县培训141人次。
三、加强政策宣传,营造扶贫攻坚的良好舆论氛围。
扶贫先扶智、脱贫先思想上脱贫,为了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转变“等、靠、要”的脱贫思想观念,进一步促进农牧民群众想要脱贫、敢于创业、勇于致富,扎囊县投入专项资金15万元,积极利用宣传栏、宣传板、横幅、各单位LED显示屏、定点服务、101省道宣传点等措施,不断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同时引导各乡镇利用乡镇政府及村委会有利位置,加强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为扎囊县扎实开展精准扶贫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集中宣传,在各乡镇、各村委会集中宣传讲解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二是组织县业务骨干、乡镇专干、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定期不定期入户宣讲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为扎囊县贫困户提供政策支持。
四、加强各乡镇、各村居阵地建设。
一是扎囊县五个乡镇都各自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5个乡镇及时建设了精准扶贫工作单独办公室;二是县扶贫办为5个乡镇、62个行政村配备了文件柜,文件盒,累计发放文件柜127个、文件盒5000余个,为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七步走”建档立卡、评选贫困户。扎囊县严格按照“七步走”:“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乡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办复核、县扶贫领导小组审批”评选贫困户。截至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2078户7759人,从贫困结构分:一般贫困户1017户4543人,低保户724户2879人,五保337户337人。从所在乡(镇)分:扎唐镇贫困人口318户1009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16户479人、低保户126户454人、五保76户76人。桑耶镇贫困人口224户701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13户435人、低保户59户214人、五保52户52人。吉汝乡贫困人口898户3784人,其中,一般贫困户618户2839人、低保户199户864人、五保81户81人。扎其乡贫困人口448户1499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02户459人、低保户239户933人、五保107户107人。阿扎乡贫困人口190户766人,其中,一般贫困户68户331人、低保户101户414人、五保21户21人。
六、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措施。扎囊县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六个精准”、“十个一批”“十个到位”的要求,积极开展贫困户建档造册,分析致贫原因,并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档”要求,对贫困户进行分类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措施。
七、“十个一批”助力扎囊县贫困人口脱贫。
1.社保兜底。一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并及时兑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月590元提到64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年2350元提到2550元,五保户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年4400元提到4740元。截止目前,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99.015万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8.1104万元,发放五保户最低生活保障金79.869万元。二是开展城乡低保两项补贴和困难、重度残疾人建档立卡工作。完成享受城乡低保356人的建档立卡和490名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员的建档立卡工作。
2、生态补偿。更新调整生态补偿脱贫就业岗位共计2016人。其中:林业共计1310人,环保68人,水利148人,农牧161人,旅游27人,交通186人,国土5人,教育111人。
3、易地搬迁。县政府安排由副县级干部带队的5个专项调研组分别深入各村居,入户核实新增建档立卡易地搬迁数据摸底工作,全县共有搬迁户225户992人。其中:计划内搬迁户53户204人,全部安排在2016年实施,搬至市所在地公寓楼1户3人,搬至阿扎乡8户31人,搬至桑耶镇17户64人,行政村内集中搬迁27户106人,计划外搬迁户172户788人,计划列入2017年实施,搬至山南市公寓楼7户16人,搬至阿扎乡以南8户33人,搬至桑耶镇75户370人,行政村内集中搬迁82户369人。
4、就业援助。1-6月,扎囊县已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3期140人,培训内容为砌筑工、手工木工、抹灰工;正在开展农机具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农牧民达330人。
5、转移就业。今年来,扎囊县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3289人,创收1109.8万元,人均创收3400元。
6、发展教育。兑现补漏大学生836人,补助资金355.59万元;同时严格执行落实好学前免补每生每年3600元,已落实19.66万元;“三包”经费每生每年2900元,已落实250.4万元;“营养改善”经费每生每年800元,已落实58.2888万元。
7、发展生产。成立扶贫产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深入基层实地了解基本情况,完成扎囊县产业项目申报各项工作,全县“十三五”期间共计申报产业项目41个,总投资19.252亿元。
8.信贷扶持。今年以来,扎囊县精准识别需要贷款的贫困户208户,县、乡农业银行为贫困户提供贷款共计865万元。
9.结对帮扶。扎囊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安排市、县、乡公务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计2000余人结对帮扶贫困户1045户4673人。
八、“整村脱贫”措施扎囊县计划在扎唐镇扎唐居委会、桑耶镇章达村、扎其乡藏仲村等11个贫困户比较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村(居)逐步实施“整村脱贫”,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旅游产业、高原特色农业、苗圃创收基地等促进农牧民增收为目标,统筹整合资源,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逐步辐射至周边村(居),带动周边村(居)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在合适的条件下推进周边村(居)整村脱贫。
九、使用“微信群”等通信渠道。使用“微信群”“电子邮箱”等通信渠道,加强区、地、县、乡精准扶贫工作人员、专干人员的沟通交流,进一步确保工作及时、高效推进。
十、建档立卡中“彩纸条”的特效。扎囊县在建档立卡中使用红色、蓝色、黄色等颜色的彩纸条贴在文档盒侧面区分一般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以及致贫原因分类等,使建档立卡的各户资料看上去更加醒目,更加具有甄别力,有些村居在文档盒侧面张贴户主照片等进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识别。
十一、乡镇特色
吉汝乡
一是吉汝乡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办积极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小知识藏汉对照宣传册。二是在乡政府大院制作了7个宣传栏,涉及到评选步骤、领导小组、精准扶贫活动照片等各类展板,在乡政府附近悬挂藏汉双语精准扶贫横幅,大力营造扶贫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三是在乡政府服务大厅设立精准扶贫一站式服务窗口,使用LED屏进行宣传,与乡政府的其他服务窗口同服务、同管理。四是乡党委成立了两个督导组,深入20个行政村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督导,结合每村实际情况调研扶贫项目,并撰写了“一村一策”调研报告。五是乡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定点帮扶联系村,村委会领导联系组的工作机制。六是积极利用环卫工作经费成立吉汝乡环卫队,为吉汝村3户扶贫户解决就业岗位,每月工资标准为500元,增加了3户的经济收入。七是学生暑假寒假期间,乡政府为因学致贫户大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并解决一定的劳务输出费,据统计目前为止,我乡有156名大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实习,减轻了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家庭生活压力。
阿扎乡
一是自筹5万元资金建立了扎囊县首个精准扶贫便民服务大厅。按照“十个一批”设立了十一个服务窗口,进一步方便了精准扶贫各项为民服务工作的办理。二是在大厅内设立宣传栏、宣传板,使用LED大屏幕加强宣传的视觉感官,营造了良好的精准扶贫氛围。三是充分利用大厅平台,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办理扶贫服务各种事项,受理群众咨询、需求,设立征求意见箱,听取民声民意,有效拓宽了便民服务渠道,拓宽了群众联系渠道,确保乡党委、政府能够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乡情民意,同时使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了更好、更快、更贴心的服务。四是依托乡旅游优势资源开展旅游扶贫,今年我乡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江津村旅游服务中心,由县扶贫办投资150万元建成,具备餐饮、住宿功能,一楼为接待大厅和餐饮部,二楼为住宿部,共有十一间客房,一次能接待40人住宿和82人就餐,服务中心每年以5万元的承包费承包给江津村致富能手曲扎,所缴纳的承包费作为村集体收入,并有效解决江津村一般贫困户6户6人的就业,人均增收27500元。该项目的建成,将有效带动我乡旅游业附属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增收渠道。五是通过上级优惠政策扶持、多方协调衔接,争取到了章达村苗圃基地3000亩,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计划2016年实施,2018年竣工。苗圃基地建设对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群众就业转移增收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苗圃基地作为绿色环保产业,为雅江沿线沙化、雅江沿线重大项目建设(拉林铁路、艾玛龙隧道公路工程、桑耶镇特色小城镇、泽贡高等级公路)、村居及市政人居环境美化工程等可以供给各类树苗品种。
桑耶镇
一是在镇政府门口公示栏上公开公示本镇生态脱贫名单,进一步方便农牧民群众的查询。二是将入户、检查等图片资料打印在A4纸上,装订成册,方便查阅,确保了工作开展的真实性。三是镇领导班子建立了包村机制,为每个贫困村提供因地制宜的帮扶。
内容时间:201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