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仲巴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日喀则市的最西端,仲巴县总面积43594平方公里,辖1个镇、12个乡。2003年,仲巴县总人口2万人。仲巴县"十三五"时期建档立卡贫困户1403户5293人,截止目前贫困人口减少至145户251人,55个贫困村(居)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1.2%。2019年2月6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一)扶贫情况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县13个乡(镇)全部摘帽,58个行政村全部退出,1548户5544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普查全面完成,群众满意度达到99%以上。石旺同志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建成易地搬迁民房1025套,完成19个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1025户3372名易地搬迁贫困群众“挪穷窝”,住进了漂亮、整洁、舒适的新家。健康扶贫“脱穷境”,贫困户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门诊报销575人次、424.14万元,有效防止贫困群众因病致贫返贫。教育扶贫“斩穷根”,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消除贫困代际传递,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总投资7026.81万元,修建机井48座,光伏井54座,大口井151座,全覆盖水质监测,安全饮水“四项指标”均达标,使群众吃上了安全、干净的水,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二)乡村振兴目标及基本规划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适度规模集中原则,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抓好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把公共基础设施重点放在农村,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着力发展畜牧业、矿产业、边贸业、旅游业,以产业发展为主导,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通过小康村建设、抵边搬迁、高海拔搬迁,全面打造功能齐全、设施齐全、要素齐全的新仲巴,筑牢强边固边边境线,通过各项工作的统筹推进,切实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加快产业发展促民富。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科技支撑,金融撬动,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建设高原特色现代畜产品强县为目标,以做大做优珠峰霍尔巴绵羊为重点,大力实施产业促脱贫,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立足本县、辐射全市、走向全区的绿色畜牧经济,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支撑;抢抓产业发展机遇,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把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全县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广人入社、畜入圈、地流转、劳转移,推进合作社人、畜、草入社率达到45%。深入推进58家养殖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力争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2家,以实现村集体经济全覆盖,不断增强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有效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加快发展。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依法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升级工程,投资3080万元实施市政供水管网改造升级工程,扩建水厂、增加主管网,实施给水接户及相关附属。加快实施垃圾分类基建项目建设,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减少生活垃圾存量。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依法规范、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精准实施易地搬迁促巩固。坚持将扶贫搬迁、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坚持以业定居、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加快高海拔村生态搬迁规划建设,立足搬迁后贫困群众长远生计,不断完善安置点产业配套,大力改善搬迁群众就学、就业、就医等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和增收渠道。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抓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羔羊经济,科学合理调整畜群结构,科学分群饲养牲畜;提高珠峰霍尔巴绵羊、吉拉牦牛良种饲养比重;全面实施以草定畜,加大牲畜出栏力度,推进草畜平衡进程;力抓“三农”工作,全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计划投资4293万元,实施17个产业项目,助推乡村振兴;规范土地利用,因地制宜安排各类用地,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合理布局,正确处理好建设用地当前与远期的关系,合理安排年度用地规模,筛选优秀项目安排用地指标,使有限的用地规模发挥最大效益;继续巩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成果,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以打击乱采滥挖、超层越界、以采代探、破坏浪费资源、非法开采为重点,对重点矿区、重点矿种开展专项整治;严格落实生态恢复治理主体责任,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矿山开采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构建旅游合作格局,扩大与尼旅游交流合作,主动融入环喜马拉雅国际旅游合作区,探索建立中尼旅游仲巴示范区——里孜口岸环形线路跨境一日游旅游线路,并在口岸建立旅游商品免税店,将中尼双方特产纳入免税范围,促进旅游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访尼重要成果,加大同尼务实交流合作,积极支持配合海关、边检的各项工作,积极争取里孜口岸需求项目,统筹推进口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提升里孜口岸功能的要求,扩大与尼经贸合作。继续推进“口岸+电商+牧户”一体化建设,利用口岸+边贸双向互动的农牧区电商网络服务平台,构建口岸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县级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通过电子商务工作做好偏远乡村果蔬配送项目。
(来源:仲巴县人民政府网)
内容时间: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