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西藏创新社会扶贫工作方式 不断完善大扶贫格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07  编辑:蔡祎

“区统计局的同志来到我们这里后,真正是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我们心里的话有人听,困难的事有人管,这样的驻村工作队我们老百姓非常欢迎。”这是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亚来乡亚来村贫困户格桑卓嘎对区统计局驻村工作队的肺腑之言。

近年来,自治区统计局驻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亚来乡驻村工作队先后为亚来乡共协调和引进资金1100余万元(其中扶贫资金300余万元),实施项目12个;带动贫困户脱贫35户,培养致富带头人22户;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15万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8期,受训党员群众300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00余件。

近年来,社会扶贫作为西藏大扶贫工作格局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不断创新扶贫思路、探索新的扶贫模式、追求更大的扶贫效益。数千个扶贫项目,如同灿烂阳光,普照雪域高原,使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牧区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多的农牧民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一大批贫困群众奔向了小康。

社会扶贫是大扶贫格局的重要力量

拉萨市堆龙古荣朗孜糌粑有限公司董事长达娃次仁自创建公司以来,始终把公司发展壮大与促进群众增收紧紧联系在一起,依托扶贫开发政策积极壮大生产规模,调整发展思路,推动建立了“订单式”、“合同式”青稞种植,以高于市场价0.2元利润让利于群众,辐射带动4000户青稞种植户实现增收;积极扩大就业岗位,吸纳310户农户从事糌粑加工,实现年户均增收3.7万元,带动24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西藏民族学院第三批驻阿里地区普兰县霍尔乡贡珠村工作队立足驻地实际,积极争取落实多项惠民项目,在为驻地贫困牧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同时,激发驻地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推进落实“文化兴村、教育振兴、美丽乡村、领头雁”四大工程。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投入援藏资金4.714亿元,重点扶持的波密县野生天麻产业,2013年种植面积已扩大到8.5万平方米,直接增加农民收入525.6万元。

……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扶贫事业先后经历了生活救济、生产扶持、以开发式扶贫为主,救济扶贫为辅的扶贫方式以及扶贫开发和“两项制度衔接”的两轮驱动的扶贫方式。社会扶贫在这一过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茁壮成长。从上世纪70年代末全区抽调2180名干部,组成522个工作组,在819个生产队进行调查摸底,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在4557个生产队开展扶贫工作,也就是我区早期的党政机关的定点扶贫工作。

自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扶贫工作,积极组织党政机关、中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特别是2011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区开展了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全区5463个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年有2万多名优秀干部深入农牧区对贫困群众开展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对口援藏优势,大力开展援藏扶贫,80%的援藏资金向农牧区倾斜,有的地区还专门安排援藏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组织动员各类企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鼓励驻藏军队和武警部队积极开展拥军爱民活动,实现军地优势互补,彰显军队扶贫帮困特色。

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十二五”期间,自治区组织安排了110个区(中)直单位对口帮扶110个重点贫困乡,各地(市)、县也相应安排了定点扶贫工作队帮扶当地的重点贫困乡(镇),从而实现了全区重点乡(镇)的全覆盖,自2011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区开展了“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在全区所有建制行政村都派驻了工作队,各工作队在抓维稳促党建的同时也开展了大量的扶贫济困工作。前三年全区社会扶贫各类投资达40亿元,支持建设项目5583个,使58万余群众直接受益。

大扶贫格局不断完善

山南地委、行署将对口援藏纳入扶贫开发范畴,制订了“山南地区援藏资金支持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确定每年从援藏资金中切块1500万元用于扶贫开发。

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对社会扶贫是这样表述的:“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完善机制,拓宽领域,注重实效,提高水平。强化政策措施,鼓励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央对社会扶贫的总体要求。当前,我区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精准扶贫的新阶段。

近年来,西藏扶贫开发工作将强基惠民与定点扶贫有机结合,积极引导援藏资金支持扶贫开发,形成了政策扶贫、专项扶贫、行业扶贫、项目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援藏扶贫的大扶贫格局。

专项投资与社会支持不断加大。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形成了多元化、多角度投资渠道。据统计,2011-2013年,共安排专项扶贫开发资金42.2亿元,超过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10年投资的总和。

社会扶贫工作思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近年来,西藏提出了“区负总责、地市直管、县抓落实、乡镇专干”的管理体制和“资金到地、责任到地、任务到地、权力到地”的管理机制,项目审核权限全部下放到地(市),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展开,精准扶贫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乡镇扶贫专干积极推进,保持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局面。

近年来,西藏积极搭建扶贫开发平台,扶贫开发成为强基惠民“五项任务”之一,对口援藏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定点扶贫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格局。三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共落实援藏、企业、社会组织等扶贫帮扶资金37.79亿元。

着力推进新时期社会扶贫开发工作

林芝地区旅游协会每年培训农牧民旅游专业人才200人次,每年为林芝地区输送旅游从业人员120人,转移贫困群众就业167人。积极参与定点扶贫,帮扶贫困户开展家庭旅馆,有效拓宽了增收渠道。

山南地区乃东县结巴乡滴新村兴农砂石加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采石采砂、建筑建材业,实现合作社总资产达到2900余万元,吸纳全村814人加入合作社,转移富余劳动力就业756人。坚持把合作社发展壮大与支持村级事业建设相结合,先后投资1100万元,实施了村级道路硬化、荒山造林、农用机械购置、短期育肥等项目,使全村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000元提高到2013年的11533元,成为全县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的村。

西藏昌都县永嘎村支部书记洛松尼扎,带领全村40名农牧民群众实施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香葱、土豆等特色产业,使全村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1000元提高到2013年的10000元,全村90%的农牧民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为农牧民群众量身打造了“钻金银铜”四卡信用贷款产品,直接带动22万户农牧民实现人均增收4100元。截至2013年年底,扶贫贷款余额达76.74亿元,占涉农贷款的65.27%,扶持农牧户22.82万户,户均贷款2.76万元。

社会扶贫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扶贫机制,不断巩固、完善、发展大扶贫格局。

新时期西藏社会扶贫要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制度,构建包括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区(中)直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科研院校、军队和武警部队、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社会扶贫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扶贫管理机制。

随着我区社会扶贫的深化与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营造社会扶贫深厚氛围,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

西藏各行各业正实现由注重专项扶贫向大扶贫格局转变。充分发挥行业、社会、援藏等各方面力量在项目资金上的优势,坚持全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支持贫困地区建设,从注重专项扶贫向政策、项目、产业、社会、援藏扶贫转变,发挥专项扶贫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创新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形成政府主导、扶贫主抓、行业主帮、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内容时间:2014-10-1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