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截至2016年10月底喀则脱贫人口达40491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21  编辑:蔡祎

扶贫,注定是日喀则镌刻在2016年的深深烙印。

这一年,日喀则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与全国一道吹响了冲锋号,发动了一场必须坚决打赢的脱贫攻坚“伟大战役”。

作为全区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区域,日喀则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24万户、16.96万人,占日喀则市人口的26%,占全区贫困人口的29%。但日喀则人没有退缩,创新举措,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截至今年10月底,日喀则脱贫人口达40491人,完成与自治区签订目标责任书的105%,完成全市目标任务的92%,实现了日喀则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开门红”。

创新机制全力攻坚

贫困人口多、面广、程度深,是日喀则不得不面对的特殊市情。

日喀则市脱贫攻坚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却也迎来了难得机遇: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的重视程度、关于扶贫开发的利好政策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社会各界情系扶贫、共推扶贫的社会氛围前所未有,广大干部群众扶贫攻坚的信心、决心和热情,干部作风、社会风气、干群关系等发展“软实力”的提升前所未有。

“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第一民生工程。”日喀则市市委书记张延清说,“脱贫攻坚事关日喀则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事关日喀则如期建成全面小康,全市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切实增强扶贫攻坚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审时度势,谋定后动。今年,日喀则市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指挥部办公室,并设立多个工作小组,专项负责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社会兜底扶贫、易地搬迁、项目规划、转移就业、资金筹措等工作,确保工作精准发力、精准落实。同时,18个县也建立健全了相应组织机构和办事机构,集中力量全面指挥、协调、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日喀则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减贫目标,逐级分解任务、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明确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的主责主业,特别是落实了各县的主体责任、重点扶贫工程专项方案牵头部门的主抓责任,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格局。

易地搬迁改善生活

走进拉孜县查务乡明玛村,独具特色的藏式新房,规划有致的崭新院落,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处处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秀美风貌。

作为日喀则市首批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村,明玛村55户、297人乘着易地搬迁的东风,搬进明玛幸福小区,大家告别了过去艰苦的生活环境,在新居过上了有水、有电、有网的新生活。

今年47岁的加措,他的新居是上下两层,足有155平方米,对新居他非常满意。“不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而且政府还免费赠送了冰箱、彩电和家具。”加措深有感触地说,“都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像我这样的牧民也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啊。”

日喀则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罗布松拉介绍,日喀则市坚持易地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易地搬迁与产业扶贫项目建设相结合,易地搬迁与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坚持易地扶贫搬迁户向县城、中心城、产业园区聚集,做到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标准,分户建房,加大投入,完善配套。

记者了解到,截至216年10月20日,日喀则市已开工建设民房5076户、21115人,开工率达99.5%;现已竣工1207户、4800人,竣工率达到23.6%;累计完成投资7.6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0%。

产业扶贫富裕万家

岗巴县龙中乡查那村是产业发展的受益村,村里实施养鸡项目,成立养鸡合作社,目前项目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1000只海澜鸡日产蛋900枚以上,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途径。

岗巴县县委书记贺黎明介绍,今年,岗巴县确定了“一羊、一水、一景、一园”发展战略,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减贫摘帽”的工作思路,紧紧瞄准扶贫对象,制定了“一个平台、两个基地、三个链条”发展目标,制定完成规划纲要1个,规划产业扶贫项目10个,总投资39163万元,目前部分项目已初见成效。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富则群众富。如何推动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是日喀则今年关注的重要课题,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此项举措上,各县(区)更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妙招不断。

日喀则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马玉凤介绍,日喀则各县(区)深入贯彻落实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围绕打造“有机养殖基地、特色旅游业基地、饮用水产业基地、优势矿产基地、特色手工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南亚物流业基地”等七大基地,重点实施壮大珠峰有机种养加业、珠峰特色旅游业、珠峰天然饮用水业、珠峰优势矿产业、珠峰特色手工业、珠峰清洁能源业、珠峰南亚物流业等七大产业。

马玉凤告诉记者,2016年,日喀则计划项目237个,计划总投资39.7亿元,投资超过1亿元的项目8个,总投资11.35亿元。截至10月19日,全市已开工产业扶贫开发项目69个。

如今,一个个产业正在日喀则遍地开花,蓬勃兴起。产业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

内容时间:2016-11-1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