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尚一网西藏隆子行】常德援藏重点工程让隆子走出“笼子”
作者:王浪   发布时间:2017-03-25  编辑:蔡祎

雪域高原上沙棘成海,“海洋“里还有一条被藏族兄弟称为飞机跑道的樟木萨路,路边整齐划一的楼房……这是平均海拔达4000多米的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城的美丽景色。自2013年7月起,常德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人员让隆子这个边陲小城的11个乡镇,焕发出新的活力,隆子人民也逐渐接轨上了现代化生活。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决不能让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也决不能让西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常德市随即被确定对口支援隆子县,20多年对隆子倾心帮扶,让隆子县悄然隆起在祖国的西南边境上。带着“为何援藏?如何援藏?奉献什么?留下什么?”这4个问题,常德市委副秘书长、第7批援藏工作队领队、隆子县委常务副书记马永忠读出了隆子的心声,也读出了自身的使命:让隆子醒来,让隆子走出“笼子”。

全面提升城镇功能 打造隆子县城新生活

2016年6月13日,当“尚一网西藏隆子行”采访团的记者踏上这片雪域高原时,看到的是湛蓝的天空、壮丽的雪山、独具特色的藏房、洁净宽敞的道路……不禁感概,来到了常德的“第10个区县”。

采访团一行第一站来到隆子湿地公园,这座如今已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好去处的湿地公园,几年前还是垃圾成堆。为了保护好县城里难得的一块湿地,援藏工作队结合隆子河堤改造,利用隆子河现有堤岸以及周边林地、湿地,规划建设的一个集湿地林地保护、水利防洪、风光游览、旅游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隆子河风光带,凸显生态、自然、野趣、休闲特色,为县城新添一景。

不远处是隆子县城的地标——常德广场,这个广场于2014年扩建,是目前山南地区乃至全西藏唯一的县级历史文化广场,也是一个集健身、聚会、休闲、停车、文化展示为一体的隆子县标志性项目。常德广场就是隆子县历史文化的缩影:松赞干布时期的两位重臣禄东赞、桑木扎都是隆子人,上世纪七十年代西藏自治区推出的“远学大寨,近学列麦”的典型也出自隆子。援藏工作队为了全面展示隆子历史文化,打造城市名片,从融入文化元素着手推进“常德广场”扩建,竖立了禄东赞、桑布扎、达波拉杰3位隆子历史名贤雕像,建设了隆子物语、珞巴风情、列麦精神、戍边前哨、唐蕃佳话、援建情谊6个篇章的石雕文化碑廊。为了建好这个广场,设计人员十易其稿,援藏干部亲自动手完成了“常德广场”的扩建。如今,广场上从早到晚都有藏民活动,到了晚上更热闹,有的跳锅庄,有的跳广场舞。

丰富文化底蕴  打造隆子不“聋”新视野

隆子的藏语意为“万事顺利,实力雄厚”,民间戏称“隆子不聋”。隆子确实不“聋”,有着全国较少民族——珞巴族的珞巴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为了更好的对外展示珞巴文化,第七批援藏工作队规划建设斗玉乡民俗文化村,将其打造成以民族特色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点。现在的斗玉乡民俗文化村是珞巴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可以看世外桃源风景、逛珞巴特色村落、赏民俗节目,感受不一样的文化。

在隆子,不仅有特色人文景观,也有内涵丰富的建筑设计。位于隆子县城的“常德园”,公园取形奖杯状,意为常德人民和隆子人民的友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公园中心内嵌五角星,并用牦牛和十二生肖装点园内景致。公园内设“C”型和“L”型花台,分别代表常德市和隆子县,其间道路以心型环绕,代表常德人民和隆子人民永远心心相连,其9999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也取隆子和常德友谊天长地久之意。为缅怀西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常德人民的优秀儿子、因公殉职的第二批援藏干部何文英同志,特在“常德园”内修建了“文英亭”永久纪念。

展现常德、隆子深厚情谊的常德援藏展厅,是第七批援藏工作队为了更好地展示常德援藏20年的优秀事迹而建设,展厅用援藏如画、援藏如水、援藏如诗三大篇章,借助信息网络媒体,开发、整理、利用好援藏档案,充分展示20年来常德与隆子心连心、手牵手,亲如一家,共建边疆的丰硕成果与团结情谊,隆子也因此增添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集中供养中心实现隆子“老有所养”的民生愿景

在隆子县五保户集中供养中心,五保老人们发自内心的笑容足以将记者的高原反应清除。该中心于2014年6月开工,总投资2511万元,建筑面积6688平方米,含195张床位,集中供养228人,建有住宿楼、食堂、综合楼、门卫室、临终关怀房,内置设备一应俱全,包括住宿家电家具、食堂餐饮器具、休闲活动器材等一应俱全,同时还配备医务人员和服务人员。一流的设施条件让入住的老人们幸福感爆棚。 

83岁的五保老人仁真卓玛紧紧地拉着记者的手不放,反复地念叨着什么。通过翻译,记者听懂了她的话:她是她们村子里最长寿的老人,她已经没有亲人在这个世上了,她做梦都没有想到还能住在这样的地方度过最后时光。隆子县五保户集中供养中心的建成,在雪域高原上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扶贫产业项目稳步推进 促隆子经济新飞跃

要想让隆子走出“笼子”,经济发展是首要任务。隆子县日当镇成立的西藏华钰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南分公司自投产以来,2006年至2014年累计上缴税金13688万元,这让第7批援藏工作队看到了产业的曙光。援藏干部、隆子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钟飞彪接下任务牌,将隆子特有的高原黑青稞糌粑做成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和主导产业,加玉黑青稞加工厂应运而生。该厂坐落在加玉乡贡拉村,总面积4569平方米,建有综合楼脱皮车间、炒制车间、储藏库和24座水磨等主题设施和水电配套设施。2014年隆子全县总计生产黑青稞1166万斤,为群众增收2900万元。

扶贫产业项目另一大看点是热荣温泉,该温泉地处自治区级贫困乡热荣乡扎塘村,距隆子县城51公里,扎塘村一直以来没有1分钱的集体收入。2014年7月,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利用扎塘村独有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地热资源,按照“雪域神汤、物我两忘”的思路开发温泉资源,建成现代化的室外、室内温泉池。热荣温泉的建成不仅在加快隆子县城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更是扎塘村藏族同胞脱贫致富的主要支撑。

三安曲林乡格西村的用水问题是困扰该村的老大难,格西村1000多亩耕地每到冬耕春播时就缺水,解决好这个20多年的老问题是格西村扶贫的关键点。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针对这种情况,果断投入190多万元援藏资金,修建水渠2090米。该水渠投入使用后,解决了全村234户752人的人畜饮水及7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解决了往年无水浇灌冬小麦的问题,实现冬小麦年增产10万斤。


内容时间:2016-08-2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