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浪卡子县去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1元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10  编辑:曹亮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浪卡子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做好增收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和目标要求,始终把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将之纳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综合施策、有力推进,农牧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2017年、2018年,全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859元、10037元、11121元,年均增幅11.4%。

       深入推进“双业”工程,增加群众收入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开展岗位开发、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专项行动,努力实现农牧民群众稳定就业、稳定增收的目标。2016年以来,全县开发就业岗位1218个、职业推介成功1161人、通过专场招聘会实现就业600余人,带动创收2295.6万元。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困难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原则,加大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力度,努力提升职业技术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2016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59期,投入资金805.49万元,惠及农牧民群众4400人,实现就业1796人,带动创收2137.2万元;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1期,参与培训未就业大学生30人,成功创业7人,带动就业13人。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增加群众收入

       坚持把项目建设与群众增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大有劳力、有技术农牧民群众在项目建设中的劳务输出力度,增加现金收入。2016年以来,实施发改项目11个,增加群众务工收入68.37万元;实施水利项目7个,增加群众务工收入1787.33万元;实施旅游项目4个,直接带动群众就业20余人,实现年创收20余万元;实施交通项目27个,吸纳群众务工1941人,实现创收2997万元,人均增收1.54万元;实施住建项目14个,群众务工9810人次,增加收入151.4万元;实施农牧项目10个,增加群众务工增收253.08万元;实施卫生基建项目7个,群众务工27453人次,增加收入474.99万元;实施普玛江塘乡、打隆镇边境小康村项目,直接带动群众增收2370万元;实施95个基层政权建设项目,直接带动群众增收306万元。

       不断加强转移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明确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分管就业、增收工作,精心组建县级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建立建强民工联队,不断提升转移就业组织化水平。2016年以来,实现转移就业劳动力(劳务输出)26829人次,实现劳务创收11054万元、人均创收4000余元。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与有实力、有社会责任企业的沟通合作,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力度。2016至2018年,羊湖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帮助仁布县786群众转移就业,实现劳务创收926万元,人均创收1.18万元。2019年,羊湖集体承建的森布日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共聘用浪卡子籍民工950人,人均日工资达到280元。同时,为确保农牧民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长期稳定增收,帮助培养各类技术工783人,包括木工280人、砌筑工300人、抹灰和涂料工115人、预制工60人、各类机械操作员28人。

       全面发展乡村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持续实施“粮食单产四年行动”,全力确保粮食安全。2018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9万亩,粮油产量分别达到6225.74吨、623.14吨。大力推进畜牧业改革,不断加大畜群畜种结构改良力度,努力提升牧业发展水平。2018年,全县年底牲畜存栏28.94万头(只、匹),牲畜出栏7.98万头(只、匹),肉类、奶类、禽蛋产量分别达2082吨、7992吨、17.78吨。狠抓扶贫产业项目,健全完善产业项目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十三五”期间,全县计划完成产业项目23个,总投资2.85亿元,将带动232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截止目前,已完工扶贫产业项目5个,带动农牧民群众劳务输出2000余人次、实现劳务创收400余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51个、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通过分红和临时岗位形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39人、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正在建设的18个扶贫产业项目,计划用工5万余人次、带动劳务创收1000万元以上,为24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通过年底分红和参与产业项目运营,为1993多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化乡村旅游拓展方式,助力群众增收。2016年,吸纳劳动就业200余人,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386.8万元,人均增收1.93万元;2017年,吸纳劳动就业380余人,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400余万元,人均增收1.05万元;2018年,吸纳劳动就业420余人,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450万元,人均增收1.07万元。

       严格落实惠民政策,稳定群众收入

       认真执行党中央、自治区、市各类惠民政策,及时足额兑现各项惠民资金、补贴补助,全面落实医疗、养老、生育等各类保险,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失地群众保障等制度。2016年以来,兑现边民补助资金3452.72万元,兑现生态岗位资金4637.25万元,兑现草奖资金6009.42万元、农业三项补贴192.79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41.27万元、科技特派员生活补贴235.2万元,落实“三包”经费4842.26万元、学生营养改善经费929.44万元、寄宿生交通补助资金194.46万元、区内外在校大学生补助资金1803.91万元、计划外大学生资助资金47万元、羊湖助学金97万元,落实城乡居民60岁以上群众基本养老保险2173.16万元、惠及12.77万人次,落实农村低保资金1339.08万元、五保资金440.63万元、残疾人补贴1413.29万元、寿星老人健康补贴220.99万元、医疗救助资金1023.82万元、临时救助资金61.34万元,严重精神智障监护补助23.8万元、定向性政策补助资金654.99万元,落实森林生态管护员工资1153.15万元、重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管护员与监管员工资252.72万元、疫源疫病监测人员工资22.73万元,落实旅游厕所保洁员工资52.65万元,落实“一孩双女”扶助资金136.32万元、“死亡类”扶助资金169.78万元、“伤残类”扶助资金14.2万元。


内容时间:2019-05-0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