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江孜县仁增片多脱贫攻坚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22  编辑:陈亚丰

本网消息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同志在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时,再次向全党发出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向世界的庄严承诺,更是向新时代再进发吹响的冲锋号!脱贫攻坚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最牵挂的大事,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族干部群众为之不懈奋斗的崇高目标。在江孜县达孜乡德吉村,就有仁增片多、李铁成这样一户藏、汉族结合的家庭。在通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道路上,他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们同样为了小康梦不懈努力着、奋斗着,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伟大实践,用一言一行追逐着脱贫攻坚、过上美好生活的理想,并收获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自身的荣光。

逐梦篇: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德吉村是江孜县达孜乡最年轻、也是最贫困的村,因为全村是由纳如乡、卡麦乡等兄弟乡的村民搬迁过来组成的。由于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薄弱,德吉村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经济支柱,村民很长一段时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以往遇到水灾、旱灾的年头,连正常的收成都有问题。1988年,仁增片多便出生在德吉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中,家中共有6口人。尽管家庭生活不够宽裕,但仁增片多勤劳肯干、乐于助人,在左邻右舍中都有着不错的口碑。看到父母辛苦的劳作和贫穷的情况,仁增片多从小便立志长大要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家庭贫穷的现状。

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初中毕业后仁增片多在2008年选择到拉萨打工。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仁增片多前后从事过造纸工、餐厅服务员等工作,在外摸爬打滚的时候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咸,但艰苦的生活反而磨砺了她,其帮助家庭致富的念头反而越发强烈。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出个名堂,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窘境。

2013年,仁增片多结识了在拉萨做生意的河南人李铁成。在异乡漂泊的经历很快拉近了两人心灵间的距离,尽管最初存在彼此语言不熟悉、生活习惯不同等问题,但两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致的,无论在工作上、生活上,两个人都互相扶持,风雨同舟,随着时间的流逝,两颗年轻的心也走的越来越近。

筑梦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次偶然的机会,仁增片多接触到了蔬菜种植工作,聪明的她很快就发现蔬菜种植市场前景广阔、销路好,利润高,于是,她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蔬菜种植相关情况。2015年,她和李铁成辗转多地后来到了拉孜县,开始了蔬菜大棚种植工作。万事开头难,因为之前没有系统学过相关方面的知识,蔬菜大棚的建造技术、温度的控制、蔬菜品种的选择,这些都需要耐心地学习和掌握,在经营蔬菜大棚初期,仁增片多和李铁成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但他们没有胆怯,凭借着对蔬菜种植工作的热爱,一一克服了这些困难。仁增片多为人耿直、做事认真,乐于助人,不仅结交了很多蔬菜种植的技术能手,还和当地一些卖水果的生意人成为了朋友,在蔬菜种植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当地人对蔬菜水果都有很大的需求,发现商机后,仁增片多立即筹资10万元在拉孜县曲夏镇开办了蔬菜瓜果供销合作社。在他们一家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下,2015年,仁增片多家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546元,从村里的低保户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致富户。在收获事业的同时,2016年,她与相识相伴多年的李铁成登记结婚,感情也取得了圆满的结果,他们的付出和汗水也终于有了回报。

做人要饮水思源,财富取之于社会,也要回馈于社会,这是仁增片多一家的人生信条。自身富裕起来的仁增片多并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仁增片多决定回达孜乡创业,带动家乡群众共同脱贫致富。2017年,德吉村“两委”向达孜乡党委、政府汇报了仁增片多的事迹,了解了仁增片多的具体情况后,看到仁增片多确实能吃苦耐劳,有技术有头脑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是没有合适的创业场地,达孜乡党委、政府决定,为其免费提供了场地,帮其开办了一个180平方米的小规模、标准化的超市。现在超市效益很好,平均一天能有1500-2000元的收入。其他贫困户看到仁增片多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到超市取脱贫致富经的人也多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宣传作用。

圆梦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帮助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等我脱贫致富了,我也一定不忘记村里的父老乡亲。”这是仁增片多脱贫后发自肺腑的誓言,在广泛向群众宣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的同时,仁增片多吸纳了村里1名贫困户到自己的超市工作,2018年藏历年的时候,她主动为结对帮扶的两户贫困户送上了慰问品,兑现了自己致富不忘乡亲的承诺。

尽管仁增片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她并不满足,谈到未来的发展,她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带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起脱贫。结合德吉村实际,仁增片多计划建立德吉村蔬菜种植购销合作社,组织贫困户发展大棚种植,通过集体种植、争取扶贫专项贷款、委托农户代种等方式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合作社建成后预计覆盖农户12户,其中贫困户7户,年纯收益可达10—12万元。

仁增片多曾说过,“我书读的少,但是我晓得脱贫不能等靠要,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日子一定越来越好的!”。这是她对美好生活的满满自信,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坚信,苦心人天不负,只要靠着自己这双手积极向上,努力拼搏,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内容时间:2019-01-2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