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达孜区唐嘎乡特色养殖业奏响“富民曲”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9-18  编辑:陈亚丰

近年来,达孜区唐嘎乡泰成净土健康奶牛养殖基地立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特色奶牛业发展的需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其建设成集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绿色环保型为一体的综合性奶牛、牦牛养殖基地,实现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发展,不断加快新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与往常一样,达孜区唐嘎乡罗普村村民普布仓决早早来到家附近的泰成净土健康奶牛养殖基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添加饲料、观察奶牛的健康情况、打扫牛棚……尽管每天重复这些工作,但普布仓决做得很开心,也很认真,累并快乐着是她的真实写照。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让他们一家摆脱了贫困的生活,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在普布仓决工作的奶牛棚后面,数排白墙蓝顶的牛棚整齐排列,牛棚之间是用栏杆围成的奶牛圈放场地,数千头奶牛及牦牛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分外悠闲……这个集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绿色环保型为一体的综合性奶牛、牦牛养殖基地,正成为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致富奔小康的“靠山”

自从来到泰成净土健康奶牛养殖基地上班,普布仓决的眉头就舒展开了。

普布仓决家有老少六口人,以前全家的收入都靠种植农作物及她与丈夫在外面打零工所得,收入不稳定,日子过得很艰辛。“我们外出打工时,心里还得惦记着家里的孩子和老人,一点都不踏实。”普布仓决说,是家门口的这个养殖基地解决了他们一家的难题,现在她和丈夫都在这里就业,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还能兼顾家里。

“养殖基地处处为我们着想,不仅为我们安排了工作,还经常聘请奶牛、牦牛养殖方面的专家对贫困群众进行培训,让大家实实在在掌握技术,真是我们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靠山’。”普布仓决高兴地说。

像普布仓决一家一样从养殖基地受益的家庭,如今已惠及整个罗普村的贫困户。2016年9月,该企业通过深入走访,完成了对罗普村89户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并提前兑现当年扶贫资金100余万元。2017年,该企业与罗普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该村482亩荒地用于饲草种植,每亩年流转费500元,总额24万余元。

在养殖基地平整期间,罗普村贫困农牧民积极参加到流转土地客土改良、平整土地、草场网围栏、厂区绿化、水渠维修、厂房整改等工作中,收入共123万余元。同时,还有一部分村民像普布仓决一样,从农牧民成长为产业工人,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如今,泰成净土健康奶牛养殖基地正不断扩大奶牛、牦牛养殖产业规模,拓宽当地群众增收渠道,探索出了一条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为市民提供放心肉放心奶

徜徉泰成净土健康奶牛养殖基地,600多头奶牛、1400多头牦牛悠闲地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或站或躺惬意地嚼着草料,饲养工人在一旁有序地忙碌着。

泰成净土健康奶牛养殖基地负责人马成贤告诉记者,去年通过牦牛短期育肥项目,公司出栏了208头牦牛,销售惠民牦牛肉5000多公斤,为老百姓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放心肉。“今年,公司将大力发展‘肉篮子’工程,加大牦牛出栏率,向市场供应新鲜纯天然有机牦牛肉,为拉萨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马成贤说,为了让市民买到放心的牦牛肉,公司养殖的每头牦牛都有编号,消费者可以通过其了解牲畜健康状况、免疫情况、接种疫苗等信息,随时追溯肉的来源、查验肉的品质。

在精心打造群众“肉篮子”基地的同时,泰成净土健康奶牛养殖基地还大力发展奶牛产业,以提高拉萨市鲜奶供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今年7月,我们的乳制品加工厂将投入运营,主要产品为本地的鲜奶、酸奶、奶粉,届时不仅能给当地农牧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现金收入,还能丰富广大市民的‘奶瓶子’。”马成贤说,近年来拉萨市以深化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托牦牛短期育肥项目及“万户百场十中心”工程,全力打造现代畜牧业新引擎,企业也正积极与党的好政策相衔接,促进拉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产业的同时保护环境

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该企业还不遗余力地做着保护环境的工作,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保护绿水青山。行走在养殖基地,几乎闻不到任何难闻的气味,而是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融。此时,让人不禁疑惑对环境有所破坏、气味很浓的牛粪去了哪里?

马成贤一语道破:“牛粪全部经过干湿分离及发酵,变废为宝。至此,企业实现了‘牧草—奶牛—有机肥—牧草’的绿色生态模式。”

“随着示范养殖的成功、产品销售渠道和品牌的打造,我们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养殖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发展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走上增收致富路。”马成贤说,他们的目标是力争使罗普村每一户村民都成为奶牛专业养殖户,使企业成为全区高品质乳制品加工基地及净土健康肉食品生产基地。

“我现在的想法很简单,一是带领老百姓一起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二是让更多市民品尝到我们的放心肉放心奶。”谈起下一步发展,马成贤思路清晰、方向明确。


内容时间:2018-06-1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