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岗嘎镇的一户贫困家庭里,患有先天性残疾的旦增欧珠出生了,这对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旦增欧珠出生后没几年,父亲不堪忍受贫困生活,离家出走,音信全无,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地维持生计。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有一天,旦增欧珠对母亲说:“阿妈!我要和村里的叔叔一起去拉萨打工。”听到儿子的话,母亲很欣慰孩子长大懂事了,不过看着年幼残疾的儿子,她于心不忍。然而,母亲的阻拦终究没有拗过儿子的坚持。
那一年,年仅8岁的旦增欧珠踏上了去拉萨的路。
生活本不易,更何况对一个年仅8岁又有残疾的孩子。到了拉萨,旦增欧珠四处碰壁,只能靠同乡人的救济过日子。一年后,依然碌碌无为,他只好随同乡人空手回家。
18岁时,在县政府的帮助下,旦增欧珠在定日县仓木达温泉度假村谋到了一份工作。2005年,他终于攒够了钱,在村里为母亲建了一栋新房。更让旦增欧珠兴奋的是,在温泉度假村工作时,他还收获了爱情,与妻子罗布德吉喜结连理。成家后,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旦增欧珠有了创业的想法。
岗嘎镇地处通往珠峰、对外口岸必经之地。随着旅游服务业的兴起,这里具有先天的旅游区位优势。
在度假村的打工经历,让旦增欧珠开阔了视野,认识了市场,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因此,夫妇俩筹划着干出一番事业。不过,支持二人的亲戚朋友却寥寥无几,甚至还有人冷嘲热讽。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党和政府向这对夫妻伸出了援助之手。2007年,在定日县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旦增欧珠夫妇开办了一家家庭旅馆,起名“星光社会公益旅馆”。
自此,旦增欧珠走上了创业之路。
旅馆开业伊始,夫妇俩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卫生,旅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生意越来越好,收入水涨船高。2008年,旅馆经营收入达到了30万元;2017年,旅馆经营收入达到了60万元。
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旦增欧珠信心倍增,继续向其他领域“进军”。
2008年,旦增欧珠依托旅游资源优势,组织了村里7名残疾人学习缝纫技术,制作销售旅游纪念品。2015年,在定日县政府的支持下,旦增欧珠成立了“岗嘎镇残障人士民族手工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注册了商标,研发的产品多达50余种,产品受到消费者喜爱,销售收入逐年上升。2017年合作社创收186万元。
此外,旦增欧珠还开了摩托车专卖及维修店,用面包车搞起了运输。事业越做越多,越做越大。但是,富裕起来的旦增欧珠没有忘记乡亲们。
持续资助贫困大学生;逢年过节,慰问贫困家庭;招录镇里的残疾人和贫困家庭子女就业,为他们提供吃住、免费培训和生活补助……在旦增欧珠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这也让他收获了许多荣誉:青年致富带头标兵、最美志愿者、全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共产党员……在别人眼里,旦增欧珠是不屈服于命运、傲然屹立的榜样与模范。但他自己明白,他的成功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与政府的支持。
“一个人的意志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和政府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旦增欧珠常说。
内容时间: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