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集中供暖供氧让错那县变宜居小康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1-15  编辑:陈亚丰

本网消息 错那县平均海拔44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0.6°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7°C,全年无霜期仅42天,是西藏典型的边境高寒县。为了打造宜居错那,当地政府先后实施了县城供暖一期和二期工程,供暖面积达22万平方米,平均室温达到20°C至26°C。同时,为解决高原缺氧带来的健康问题,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错那县开展了总投资近9千万元的试点供氧项目,建设24个供氧基站,极大改善了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和特困老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错那县公安局辅警扎西罗布今年40多岁,已参加工作28年。他说错那县气候寒冷,以前出门穿衣服要里三层外三层,即使夏天也得穿羽绒服。他说以前家里取暖要靠烧煤炉子、烧牛粪,不仅温度难以保障,而且房间里弄得到处是烟灰,很不卫生。2017年10月以后县里开始试运行集中供暖,每年10月到第二年5月可以享受暖气,他感觉家里温暖又舒适。

扎西罗布说:“之前我们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特别冷,供暖之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夏天供暖停了以后我们盖两床被,供暖以后盖一床被就可以了。过去错那县温度零下20度左右,供暖以后屋子里平均温度能达到30度以上,加外套的话待不住,只能穿短袖。”

错那县发改委副主任蒲文刚表示,由于错那县高寒缺氧生活条件艰苦,一些分配到这里工作的人待不住、留不下,要么想办法调离,要么干脆辞职走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错那县2013年以来把集中供暖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2016年3月,总投资5000万元的错那县地热供暖一期试点工程开工建设,并于当年10月建成运行。2017年4月,总投资1.6亿元的集中供暖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并于当年10月底建成试运行。蒲文刚说,丰富的地热资源是集中供暖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

蒲文刚说:“因为我们这里是一个地震带,地震带就存在地质断层带,有地质断层带就会有地热资源。2013年的时候我们县委政府就开始着手我们县城供暖的前期准备工作。先后邀请了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工程院做技术指导,来帮我们做前期的物探工作。地热资源都是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来探明储量,先后开采了28口井,最深的井是1228米,出水温度最高的能达到64度,已经很理想了。”

据悉,目前错那县供暖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平均室温保持在20至26°C之间,3200多名干部群众受益。自从开始供暖以后,干部职工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在可以在家里养养花、看看书,。

错那县地热供暖二期工程由河南海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西藏公司负责,该公司监理方进说,错那县集中供暖项目采用的是“地热+水源热泵”供暖原理。一期工程用了6台水源热泵,二期用了16台水源热泵。

方进介绍称,“温度不够的情况下它(水源热泵)再次提热,把温度提起来。一般来说,我们会把水从35度提到45度。到终端的时候产生的温度是20度,我们输送过去的水的温度一般是42度到45度。一共有两种(供热)方式,地毯管加风机盘的方式,风机盘就相当于一个简易的暖风机,热水过去,里面有一个吹风的装置,把空气从暖气的散热片中吹过,空气出来就是热的;还有一种就是地暖盘管,上面是散热砖,通过砖的散热,温度也会上升。”

同时,错那县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南端,是典型的高原环境气候。随着海拔增高,气压降低,空气密度减小,当地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65%左右。为了解决高原缺氧问题,错那县集中供氧建设项目经理郭德全说,2017年5月错那县投入近9000万元实施了县城供氧项目,建设24个供氧基站,为35个单位实现5万平方米集中供氧,并为3万多平方米的1042户居民实现分散供氧。

郭德全指出,空气中含有的氧气浓度是21%,氮气是78%,还有其他气体。我们通过制氧机把氮气排出去,把氧气提升,提纯以后经过我们的氧气罐储存起来,再经过压缩机到缓冲罐里面,之后就可以输送到终端的办公室、家里包括县里的周转房里面。周转房使用的是单台机分散供氧,供氧可以随需随用,更加简单、方便。我们的这种技术氧气浓度可以达到医用级别,达到93%,周转房的氧气可以达到85%。这样就大大满足了高海拔的氧气使用需求。

缺氧会对人体造成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四肢无力等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亡。郭德全说,集中供氧项目不仅解决了高原缺氧带来的健康问题,还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2017年10月开始试运行以来,重点保障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

错那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于2015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目前生活着近百位没有子女或失去劳动能力的藏族老人,平均年龄68岁,由10位护理人员进行照顾。

64岁的仓决老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对于供暖供氧项目带来的改变,老人由衷感到喜悦。

仓决表示,“供暖供氧之后生活条件更好了,身体感觉更好了,晚上睡觉也不冷了,比以前生活的舒服。”

75岁的老人贡觉次仁也已经在集中供养服务中心生活了多年。他表示在这个大家庭里老人们生活很幸福,早饭酥油茶、糌粑、白砂糖和奶渣粉等应有尽有,午饭是四菜一汤,主食任选,还有水果,晚饭是臭奶渣、藏包子等藏族特色食品。

供养房内卫生间、地暖、暖气、氧气等设施一应俱全,供养服务中心还设有医务室、阅览室、理发室、棋牌室等,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健身、娱乐、学习,有劳动能力的还可以在温室大棚里种土豆、白菜、青椒、南瓜等蔬菜。贡觉次仁老人说,他感到在这样的条件下真正老有所依,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内容时间:2018-07-3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