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新疆:从“小作坊”到“大产业” 传统美食馕助脱贫增收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27  编辑:曹亮亮

中新网新疆喀什1月12日电 (陈昭淋 霍然)“艾麦提,今天我要买35个馕,在西安上大学的女儿想吃你们打(制)的馕了。”12日一早,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英买里乡村民热比古丽·吾普尔就赶到“馕小帅合作社”买馕。

玫瑰花酱馕、核桃馕、辣皮子馕、巴旦姆馕……合作社负责人艾麦提·合力力很快将馕装好送到热比古丽·吾普尔手中。

艾麦提·合力力是伽师县英买里乡阿亚克兰干村人,此前在乌鲁木齐市依靠打馕谋生。听闻家乡伽师县大力发展馕产业,艾麦提·合力力回村创业。“我就找到了七八个没有稳定工作的村民,教他们手艺。”在政府帮助下,艾麦提·合力力在乡脱贫致富创业基地开办了“馕小帅”合作社。“合作社员工中有3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走进合作社,只见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馕,最上层则摆放着获奖证书和牌匾。2020年,艾麦提·合力力代表合作社参加了地区、县、乡三级馕手艺大赛,都获了奖。

“我每月工资有5000元,现在打馕用的是电馕坑,不仅方便、干净,还环保。”馕坑边扑出一阵玫瑰花酱的香气,打馕师傅达吾提江·阿布都热西提从馕坑里捞出热气腾腾的馕,并不忘向记者介绍着。

“艾买提打馕的手艺好,他教的徒弟们手艺也好。2019年,他们合作社还向内蒙古出售了不少馕。2020年,伽师县有近60个超市以及周边县市的超市,都有‘馕小帅合作社’打的馕,在合作社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脱贫了。”英买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左热古丽·玉山说。

2019年以来,喀什地区伽师县按照“村有馕小屋、乡有合作社、县有馕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馕产业,形成技能培训、扶贫就业、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的馕产业链,有效助力当地群众稳定就业、脱贫增收。

在3万平方米的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里,头戴白帽、身着工装的员工们和面、撒芝麻、捞馕……各司其职地忙碌着。据了解,打馕员工们20个人为一组,一天能打2万个馕,平均每个人能打1000个馕。

“我家中没有地,在政府帮助下,来到馕产业园就业,现在月均工资4700元。妻子负责制作糕点,月工资3000元。贫困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生活各方面越来越好。”在馕文化产业园,铁日木乡幸福村村民赛麦提江·吐尔洪告诉记者。

2019年以来,伽师县按照“村有馕小屋、乡有合作社、县有馕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馕产业,形成技能培训、扶贫就业、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产业链,有效助力当地群众稳定就业、脱贫增收,并推动了全县旅游业、农业等经济发展。

目前,喀什地区的馕产业正蓬勃发展,拥有近200家馕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产值24亿元。此外,馕的品种研发、品牌建设、管理模式、生产标准、口味创新、销售渠道等都紧随市场发生着变化,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记者了解到,到2025年底,喀什地区力争实现馕产品年销售收入约75亿元,拉动原料、包装、物流、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年产值约25亿元;建成疆外打馕门店、形象店超1000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疆已有5万余户家庭通过馕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完)

内容时间:2021-01-1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