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小馕饼大产业 新疆传统美食走出百姓脱贫致富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27  编辑:曹亮亮

        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记者郭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在新疆,馕的重要地位无可取代。2018年新疆提出大力发展馕产业以来,馕已经从一种普通的主食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产业、一个扶贫的抓手,新疆百姓正打着馕奔小康。2020-09-25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吾甫尔江-卡斯木:我在来这上班以后脱贫了,一个月的收入是4200到4500,我以前的一个梦想就是家里面有一个稳定的收入,现在实现了我的梦想。

  新疆喀什的吾甫尔江-卡斯木曾经因为没生意做,加上三个孩子患病,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吾甫尔江-卡斯木看到伽师县建起了馕文化产业园,就主动报名,成了产业园的打馕师傅。又因为手艺出众,几个月之后成了大师傅,成功脱贫。

  伽师县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这里的馕产业园有1200名员工,招收的新员工里贫困人员占了近6成。因为有这门手艺,有这份工作,他们脱贫后不怕返贫。

  打馕传承人阿克-卡迪尔:爷爷是个打馕师傅,爸爸也是,我也第三代的。来上班以后,我挣钱,现在买楼房了,我决定必须在这里上班。

  总经理马军介绍,馕产业园日均生产30万个馕,由于有品牌效应,他们的馕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马军:人有我强,我打的这种馕从配方上、从各个方面用料上都好。

  馕产业要做大做强,为了拓展市场,馕产业园民间手艺加上新技术,开发了紫薯馕、核桃馕、玫瑰花酱馕等新产品,并打通了网络销售渠道。馕产业园销售负责人艾克热木江-艾合买提说,他们的线上月销量已经超过了十万个。

  艾克热木江-艾合买提:全国各地都有,主要是北京、上海、甘肃、黑龙江那订单量比较多。

  据了解,新疆日产馕约650吨。截至去年底,已有5万多户家庭通过打馕脱贫致富。


内容时间:2020-09-2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