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吉木乃县:品种改良成为牧民的“致富宝”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2-25  编辑:曹亮亮

随着吉木乃县农区畜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始转变生产方式,从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放牧方式,转向科学现代化的养殖模式,依托优良品种走上了致富路。吉木乃县恰勒什海乡阿克木尔扎村村民阿依肯·玛纳甫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以前阿依肯·玛纳甫一家四口人靠传统的放牧维持生活,传统放牧一直制约着他的家庭收入。想靠养殖发展的他,重新规划了自己的养殖思路,他决定通过改良品种来实现增收。

近日,记者走进恰勒什海乡阿克木尔扎村哈士山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看到一排排标准化的牛舍里,健壮的育肥牛正在咀嚼着草料。村民阿依肯·玛纳甫一边往料槽里添草料,一边自豪地对记者说:“这些品种牛可是我增收致富的宝贝。”

2013年5月,在阿依肯的带领下,联合13个村民,成立了哈士山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投入建设资金300万元,小畜换成了大畜,又将大畜进行了品种改良,去年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引进了17头甘肃的西门塔尔品种牛。

他除了日常的辛勤工作外,一有空就会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他通过科学养殖,成为村里率先富起来的村民。

恰勒什海乡哈士山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阿依肯·玛纳甫说:“现在我有了品种牛,经过改良和科学养殖后,牛的肉质更好,一头牛品种改良后可增收7000元左右,到2018年、2019年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了。”

为了更好地养殖改良牛,他今年种植了20亩青贮玉米,预计,总产量可达20吨。

“产的小牛犊平均每头能卖到15000元,品种牛的成长速度比较快,所以出栏早。除去成本,每头牛每年的纯收入在一万元,收入比土牛高多了。”阿依肯·玛纳甫说道。

目前,阿依肯·玛纳甫的合作社已经养了37头西门塔尔牛,他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拥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谈起养殖发展计划时,阿依肯·玛纳甫说:“我们计划今年出栏15头西门塔尔牛犊,到年底预计收入22.5万元,明年计划养殖规模再一次扩大,增加到70头西门塔尔牛,把与牛相关的产品开发出来,借助农产品展销平台,生产和销售牛奶、奶制品等特色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乡亲们富起来。”(通讯员 加那尔·阿拜汉)


内容时间:2020-09-2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