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市格达良乡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引领扶贫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认真探索促进增收致富的方式方法,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确保脱贫产业有保障、群众就业有路径、持续增收有基础。
距离乡政府5公里处,一条由数家铺面连成的颇为壮观的“条形矩阵”格外醒目。这是乡里最大的扶贫车间——格达良乡便民服务区。服务区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共有门面房11间,总投资249.6万元,是集餐饮、超市、轮胎修补、汽车修理、停车场等项目为一体的综合型便民服务区。
乡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服务区具有政府投资少、自主发展强、群众带动广的特点,采用承租制,在承包经营期间由承租方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每天前来吃饭歇脚的人近200人,现在店里雇了11名贫困户,每人每月工资2500元到5000元不等,一年经营的纯收入13万元左右。”经营餐饮生意的店主牙力库江·托来说道。
库尔干村村民皮热迪古丽·库尔班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说:“我和丈夫来服务区上班快两年了,现在两人每月工资加起来有8500元,感谢乡里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就业机会。”
目前,格达良乡利用便民服务区所得租金收益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16名,在服务区就业人员21名。
针对库都克村产业发展薄弱、村民增收渠道单一的问题,2018年9月,在驻村工作队及各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利用惠民政策,争取国家补助资金125万元,在村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下,建成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内含608平方米砖混彩钢房的富民养鸡场一座,是格达良乡设备最全、最先进的蛋鸡养殖场。
库都克村党支部书记李波告诉记者,目前养鸡场养殖蛋鸡7350羽,每年上交村集体经济8.8万元。利用养鸡场的租金收入,设立了8个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增收1000元,全年带动贫困户40余人,人均增收2200元。
“鸡蛋主要销往阿图什及附近县(市),也有一部分乌鲁木齐订单,每年收入30多万元。”承包鸡场的致富带头人努尔买买提·艾买提说道。
在养鸡厂的发展带动下,村里10户贫困户进行庭院养殖,由“致富带头人”进行技术指导、疾病防治和帮助产品销售,极大调动了贫困户进行庭院养殖的积极性。
“养殖场二期将在今年6月30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2.5万元,开发10个公益性岗位。我们将继续做大做强村级产业,让更多村民享受更多‘红利’。”李波信心满怀地说。(记者 火统领)
内容时间: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