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阆中市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13  编辑:霍刘锦

阆中市位于川中丘陵区向川北低山区过渡地带,属于秦巴干旱区走廊腹心,低山、深丘、中丘地貌占幅员面积92%,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县、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辖50个乡镇(街道)、514个村(居),总人口88万,农业人口63万。2014年,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42个、贫困人口2.2万户6.4万人,贫困发生率10%。

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南充各项安排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五年来,我市贫困村面貌不断改善,贫困户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截至2018年10月,我市共脱贫6.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

一、对照退出标准,全面完成扶贫项目建设

五年来,阆中市紧紧围绕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标准,倾全市之力、尽全市之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建设,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贫困户脱贫指标全面实现。“一超两不愁”方面: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解决就业、入股分红等途径增加贫困户收入;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按照“两线合一”的标准分类实施了低保政策兜底,切实保障无劳和部分丧劳群体收入达标。

“三保障”方面:一是住房安全有保障。投入19亿元,全面完成1.1万人的易地搬迁任务和贫困户、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4万户的C、D级危房改造、3.3户的改厨改厕和修建便民路1845公里;对1.2万户非贫困户开展了土坯房整治。二是医疗有保障。全市所有贫困人口由财政全额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三是教育有保障。落实市长、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控辍保学联保联控的“六长责任制”,贫困家庭6—15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入学,入学率达100%;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发放资助2.38亿元。

“三有”方面:一是有安全饮用水。投入5.4亿元,完成110个小型集中供水站建设,建成农村单户井2769口、联户井490口、管网延伸6956公里,以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解决了全市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二是有安全用电。投入4.26亿元,完成了96个贫困村、55个一般村的农网改造和64个贫困村、99个一般村的农网升级改造;积极与仪陇、南部等外县供电公司沟通协调,解决了28个外县供电村的安全用电问题。三是有广播电视。投入3150万元,完成了142个贫困村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并对471个行政村的广播进行了全面补点和维修维护,确保广播设备正常使用。采取有线、直播卫星等方式确保了2.2万户贫困户能够正常收看电视。

(二)贫困村退出“五有”全面落实。集体经济收入方面:我市从集体资源发包、资产出租、资本投资分红、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着手,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多方面、多层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市127个已退出贫困村年人均集体经济收入均已达6元以上。通村硬化路建设方面:投入11.5亿元,新建通村硬化路2561公里,实现村村通硬化路,进一步破解了农村交通瓶颈。卫生室建设方面:投入451万元,新(改)建村卫生室75个,并配备了相应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的设施设备和一名及以上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实现每个退出贫困村均有达标卫生室。开展村医订单定向培养,为村卫生室的持续运转提供了人才保障。文化室建设方面:投入3577万元,建成文化活动室2.5万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和舞台7.5万平方米,配备了宣传栏、文化器材、体育器材、广播器材等设备,已退出贫困村文化室均已达到“十个有”标准。通信网络建设方面:投入2200万元,采用无线3G、4G网络和有线宽带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已退出贫困村通信网络全覆盖。

(三)贫困县摘帽“三有”全面达标。标准中心校建设方面:我市充分利用“全面改薄”及“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等专项资金,对61所农村薄弱学校进行了全面改造,现全市所有学校的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电脑配置、图书配置、师生比、教师学历均达到省定标准。达标卫生院建设方面:投入4930万元,对49家卫生院进行了达标建设,建筑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各类设备5909台(件)、床位1068张,房屋面积、人员、设备、床位等全面达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面:投入1100万元,按照“严格达标要求、规范有序运行、突出便民主题”三个重点,新(改、扩)建便民服务中心28个,规范提升便民服务中心22个,规范设置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站514个,各项指标均全面达到省级“三个标准化”验收标准。

二、强化要素统筹,全面加强扶贫要素保障

阆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摘帽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提高思想站位、广泛凝聚共识、充分整合力量,为脱贫摘帽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一)建立多方联动的协调统筹机制。一是组建高规格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了由书记和市长任组长、20名县级领导为副组长、40个单位和部门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9个专项工作推进组,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县级领导“一岗双责”的工作责任制。二是建立脱贫攻坚政策研究推进机制。坚持领导小组政策研究协调会、专项工作推进政策研究协调会、行业部门政策研究协调会的三会并行。每1—2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重大事项、审定规划、安排资金、落实扶贫政策;9个专项工作推进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研究会或现场会,解决专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问题,督促推进工作;由市脱贫办牵头,组织行业部门及时召开政策会商会议,对接行业政策,研究推进举措,严把技术关、政策关。三是建立县级领导“一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和“一岗双责”原则,县级领导对所联系乡镇的所有村、贫困户、非贫困户和行业分管工作一包到底,牵头做好问题排查、整改研究、到期销号、宣传教育等工作。

(二)建立全覆盖的精准帮扶机制。一是聚焦精准帮扶,增强帮扶力度。由27名县级领导联系10个片区、49个乡镇,294个部门结对帮扶142个贫困村和301个非贫困村,1.6万名帮扶干部全覆盖帮扶联系全市2.2万户贫困户和22万户非贫困户,259名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142名农业科技人员驻村定点指导,实现帮扶力量全覆盖。二是明确帮扶要求,严格落实帮扶措施。县级领导每周至少深入联系点1次发现问题、推动工作;帮扶单位“每周两批次、一月全覆盖”到村到户用心用情帮扶;第一书记和驻村农技员与原单位完全脱产,常年吃住在村,为农民群众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导。建立对因意外变故致贫的非贫困户落实扶贫政策的机制,对家庭发生意外变故导致贫困的非贫困户,及时落实扶贫政策和开展帮扶,并在动态调整时纳入,确保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帮扶水平。对全市帮扶干部开展两轮全覆盖政策和业务培训,印制《脱贫攻坚工作手册》《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工作操作手册》,解决帮扶干部不会帮的问题。四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增强帮扶合力。按照“政府搭台、村企唱戏”的理念,积极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活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目前,我市共有49家企业成功与乡镇、贫困村建立起结对帮扶关系。

(三)建立运转有效的问题整改机制。一是坚持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建100人的专项督导工作组,按照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覆盖、包乡镇包村、责任到人的方式,对各地的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和阶段性重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暗访督查,发现问题、照单交账。二是开展多轮全覆盖排查。全市乡镇、帮扶单位、行业部门负责对本单位承担的脱贫攻坚任务的开展情况进行全覆盖排查,查找问题短板,并通过“双周报”每周报送工作动态和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问题统一答复机制。对乡镇、部门反映的问题,由行业部门提出指导意见后交脱贫办统一答复,保证全市政策执行的统一性。四是实行片区剖析和现场会诊机制。由10个片区的包片常委组织县级领导、相关部门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召开片区剖析会和“现场会诊会”,现场找“病因”、开“药方”,对工作推动差的单位发“黄牌”警告,已累计发放“黄牌”警告16次;借助市《阳光问政》等新闻媒体专题节目,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问政互动,倒逼整改工作落实。

(四)建立多渠道的资金保障机制。五年来,阆中市从专项投入、资金整合、金融支持、社会投入等方面强化资金保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6.3亿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及涉农资金整合投入17.7亿元、金融支持28.6亿元、社会投入10亿元。资金投入上始终兼顾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均衡发展。制定了《阆中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阆中市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四项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等资金管理类办法,明确职能职责、细化操作规定。开展了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扶贫领域突出问题“3+X”专项整治、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切实加强对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督查、整治。

三、注重产业发展,全面增强乡村发展能力

我市紧紧围绕“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的总体要求,把发展产业作为解决脱贫增收“难题”的关键,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一)实施“园区+扶贫”。我市引进了杨氏果业、大北农集团等多个实力强、技术优的龙头企业,建成了5万亩江东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1.8万亩江西干果扶贫产业园,6万亩江天休闲农业扶贫产业园和5万亩江北生态农业扶贫产业园,形成了“东柑、西椒、南果、北药”的产业发展格局。在122个贫困村建成面积不低于100亩的脱贫奔康产业园,20个不适宜当地建园的贫困村以“飞地入园”的方式,在四大扶贫产业园通过财政投入股权量化入股建园,贫困户获得入园分红。

(二)探索“旅游+扶贫”。大力发挥古城旅游优势,利用古城旅游经营管理的成熟团队参与乡村旅游的规划、宣传、营销,借助古城旅游的市场网络引导发展乡村旅游。贫困村天林乡五龙村创建为3A级景区,枣碧乡杨家河村、凉水镇七羊山村等6个村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飞凤枇杷采摘节、博树羊肉文化节、柏垭桑葚采摘节等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活动。自2014年以来,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67.5万人次,总收入达13.8亿元,带动了20万名农村人口增收。

(三)推广“电商+扶贫”。我市以建设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完善电子商务发展体系,注重构建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渠道。线下主要组织专合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西博会”“西交会”“川货全国行”“贫困县特色农产品线下体验活动”“川货拜年”等系列活动;开办阆中特色产品线下展示馆,推荐阆中特色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旅游产品。阆中猕猴桃、飞凤枇杷、千佛泡菜、土鸡蛋等一批扶贫产品通过网上销售出去。

四、提前谋划部署,全力备战脱贫评估验收

2018年是阆中脱贫摘帽决胜之年,将在2019年初迎接省、国家验收评估,我市严格按照退出、评估相关要求,扎实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一)全面部署,做细迎检准备。召开全市贫困县摘帽推进会议和决胜会议,对迎检准备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部署。成立了贫困县摘帽三方评估应急保障工作指挥部,设立了综合协调工作组、住房保障工作组等11个专项工作组;按照国省评估要求以及工作重点,出台了脱贫摘帽专项推进方案,明确了近100项重点工作,涵盖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项目达标建设、问题排查整改、软件资料整理、宣传教育等内容,确定了乡镇、帮扶单位、行业部门的重心工作。

(二)精细安排,顺利完成和通过阆中、南充两级验收。10月,我市根据贫困退出要求,组建了17个验收工作组,对2018年拟脱贫的1.8万名贫困人口进行了全覆盖验收和对拟退出的61个贫困村开展了初审,1.8万名贫困人口全面达到退出标准。10月22日,南充验收组对我市县摘帽“乡三有”和61个拟退出贫困村开展了验收,县摘帽和村退出指标全面达标。

(三)持续排查,全面消除短板风险。今年8月,我市启动了四轮集中全覆盖排查整改,查找问题短板和风险隐患,由行业部门抓好项目的收尾工作和质量整改,帮扶部门每天一班次到村到户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宣讲政策,乡镇每天排查属地范围内的问题短板,每天研究整改。从11月开始,我市对2014年—2017年的1.5万户已脱贫户开展全覆盖复核,全面摸清已脱贫户的达标和群众认可度情况,发现短板弱项,逐项逐户补齐短板、化解风险隐患。


内容时间:2018-11-0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