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讯 今年以来,宣汉县积极采取“区域开发”“七个一批”“十大行动”等创新措施,吹响扶贫攻坚号角。该县按照“五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要求,强力推进开发扶贫工作,确保全县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约3.6万人,力争到2019年实现211个建卡贫困村、17.94万建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贫困群众普遍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7月30日,宣汉县在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响亮提出打造巴山大峡谷综合开发区,大力实施旅游扶贫,走出一条“以开发促产业助增收”的新型开发扶贫路子,誓让穷山换新颜,引领宣汉北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昂首阔步奔小康。
据了解,该县贫困村有211个,贫困人口有17.94万人,是全省建卡贫困人口最多的县。今年以来,宣汉县针对区域性贫困突出的实际问题,根据贫困人口分布情况,将全县划分为“四大片区”,依托独特优势分类实施综合开发。
“四大片区”,即东北部片区。以龙泉、渡口、樊哙、三墩、漆树5个乡镇为核心,重点以巴山大峡谷景区综合开发为龙头,做大旅游产业,以旅游产业的通道效应放大开发效果,以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中部片区。以峰城、桃花、凤林、观山、南坪5个乡镇为核心,重点建好白岩滩中型水利枢纽,打通内联外通交通路网,加快发展万亩食用菌种植示范区、万亩白肋烟示范片、万亩高山高产玉米示范片、万亩优质桃花米示范片等产业基地;西部片区。以庆云、隘口、马渡、红峰、凤鸣5个乡镇为核心,重点开发五马林场、香炉山、马渡石林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蜀宣花牛、食用菌等支柱产业;南部片区。以天宝、东林、庙安、东乡、君塘5个乡镇为核心,重点做大做强普光经济开发区、庙安万亩脆李产业园区、宣汉商贸物流园区和洋烈水乡、峨城竹海、明月荷塘等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宣汉县实施“七个一批”精准分类,精准发力,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据悉,“七个一批”包括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教育解困资助一批和旅游开发带动一批。同时,该县采取的“十大行动”包括实施基础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新村扶贫专项行动、实施能力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文化惠民扶贫专项行动、实施社会保障扶贫专项行动、实施财政金融扶贫专项行动等。
内容时间: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