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县委书记罗云深入建峰乡、竹园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乡村振兴等工作。罗云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突出富民产业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打好返贫阻击战,确保高质量脱贫。
进乡村、看产业、听规划、谈发展……罗云先后前往建峰乡碾子村、青沟村,竹园镇梁沙社区、河口村、银沙村等地,与基层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详细了解“一超六有、一低五有”达标、特色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增收、看病就医等情况。
在碾子村卫生站,罗云详细询问了群众就诊情况,认真查看了村卫生站基础设施建设。他要求,要加大乡村卫生站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村级卫生站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业务能力和水平,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让更多群众有更多更大的幸福感。
在碾子村村委会,罗云深入了解了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运行情况,详细查阅了图书借阅记录。他要求,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用,真正让群众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罗云十分关心群众的生活环境,他叮嘱乡、村干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要重点整治好农村环境,实施好“三清一拆一改”,进一步净化亮化美化村容村貌,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让群众生活好起来。
“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加快推进脱贫致富进程。”罗云强调,要结合实际,把富民产业培育放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具体实践中来统筹谋划、安排部署。在富民产业培育的进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调整好产业结构,找准主导产业,抓好产业发展。要引导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要强化基础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支撑体系。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把现有优惠富民政策用足用活。
罗云强调,要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紧紧聚焦碾子村、银沙村2个村退出和76户224人脱贫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坚持攻坚与防止返贫有机结合,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有机结合起来,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激发群众自主脱贫意识、强化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凝聚更强劲的脱贫力量。
在吴兴青川—东西协作八月瓜产业基地、东西部扶贫协作雷竹产业基地,罗云一边听取相关情况汇报、一边察看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布局。罗云强调,要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开展深层次、广领域的扶贫协作,加快协作项目建设进度,加大产业合作力度,坚持走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坚持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循环农业、采摘农业、体验农业,体现现代农业要求。通过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富百姓,进一步把八月瓜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好雷竹产业,真正让雷竹绿荒山,富百姓。
罗云来到福态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总投资4500万元,占地面积218亩,建设标准猪舍及配套管理用房8000余平方米,生活、科研、教学、培训楼1000余平方米;新建生猪粪污综合利用处理工程;修建场区道路10千米;打深水井2个,建蓄水200立方水塔1个;新建果园45亩;新建蔬菜、花卉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园10亩。在福态牧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发展规划及管理情况,在了解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及规划后,罗云强调,要扎实抓好生猪疫病防控工作,推动生态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在养殖管理上提档升级,把传统的畜牧养殖,升级成为生态休闲养殖,绿色养殖。要坚持种养结合,通过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配套建设“种植基地”,种植花卉苗木,吸引游客观光消费,推进持续循环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当天,罗云一行还实地查看了史家山安置点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情况。
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文斌及县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一同调研。(县委宣传部:唐续宗)
内容时间:201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