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四川平武生态扶贫观察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11  编辑:刘梦迪

从贫困形成的原因和目标定位出发,我国的扶贫治理模式适时调整,历经了“救济式”、“开发式”、“参与式”的演进和制度安排,贫困发生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8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7.2%。治理模式、机制的变迁及治理成效的取得为现阶段的精准扶贫提供了价值和实践指导,加强贫困治理体系建设,协同推进贫困人口的能力提升和贫困区域的资源开发有助于农村精准扶贫。平武县立足于生态资源,创新贫困治理模式,探索与精准扶贫相适应的乡村治理方式、治理主体、治理环境、治理单元、治理动力等方面的转型,在生态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3.9445万人降低到2015年的1.1698万人。

一、平武县生态扶贫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生态涵养功能重要

平武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著名风景区九寨、黄龙之门户,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美誉,野生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地段,境内有王朗、雪宝顶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小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及余家山、老河沟两个县级自然保护区,还有关坝流域自然保护小区,保护区总面积125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森林覆盖率74.14%。

(二)扶贫脱贫任务重

平武自然资源丰富,山川秀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但经济基础底子薄弱,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属国家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县。截至2016年6月,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564户9440人,贫困发生率7.3%,分别高于绵阳市、四川省4.3%和1.5%,贫困村73个(占比29.3%)。按照中央、省、市扶贫脱贫精神要求,平武县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明确到2018年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9年贫困村全部“摘帽”和贫困县“摘帽”,脱贫任务重、时间紧。

(三)生态扶贫脱贫路径选择

如何让“一方水土养活、养富一方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如何协调,成为平武县发展和扶贫脱贫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突出矛盾。平武县立足实际,面对现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立县”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之一,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创新实践,开展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旨在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经过多年努力,区域内群众逐步走上了“不挖山、不砍树、能致富”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扶贫脱贫成为现实的路径选择。

二、贫困治理体系转型的实践探索

在借鉴、总结保护与发展的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平武县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梳理出生态扶贫脱贫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包括:老百姓保护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如何形成?保护的动力机制如何形成并可持续?在哪里进行探索?谁来引导、组织、实施和管理,并探索形成制度?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在此基础上,平武县大胆创新,从贫困治理体系建设着手,以生态禀赋好、保护价值高的村为依托探索环境友好型、社会友好型、发展可持续的模式,推动社区在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上找到合适的路径。

(一)实践探索在关坝村实施

关坝村紧邻国家级、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走廊。根据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分析,该村区域内,大熊猫预估在4-7只。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保护价值吸引了公益性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的关注和入驻,同时,在政策的支持下还吸引了一批在外有工作经历、有知识、有见识、有乡愁的青壮年回乡创业、发展,使关坝村具备了良好的社会治理基础。村内山高林多,地少人稀,林地总面积6499.3亩,森林覆盖率为96.3%,其中天然林占98.7%。长久以来村民们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掘田种地、砍林捕鱼、打猎采药、养蜂放羊等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自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生态文明建设等实施以来,村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终止,可替代的生产方式未形成,关坝村成为贫困村之一,目前全村有贫困户23户69人,贫困发生率17.74%。保护与发展的现实诉求赋予了关坝村重要的实践价值,关坝村的文化和社会系统也为实践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社会基础。

(二)实践从构建党委政府、社会和贫困户多元共治体系开始

贫困治理不仅是经济发展,也是社会问题。分析总结多年政府主导的贫困治理模式的实践表明,自上而下的资源输送和项目推进方式见效快,但从长远看可持续性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贫困群众的主动性激发不够,参与性不足,导致出现“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现象。平武县党委政府转变观念,在继续改善公共服务环境的同时,因势利导,在路径选择上从创新贫困治理模式着手,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社会合力。

党委政府引导贫困群众逐渐改变思想,从被动接受帮扶逐渐转变为主动寻求脱贫致富路子,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从“耗费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发展”。同时积极动员社会组织将促进社会公益与贫困治理紧密结合,通过公益宣传、技术培训、能力提升、项目开发、市场对接,提供参与平台等扶贫。扶贫项目选择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协调外来技术、理念的移植和本土脉络、自然、文化和社会系统的传承;扶贫项目以了解和解决贫困户的真实需求为基础开发设计,最大限度引导贫困户参与,逐步让贫困户成为贫困治理的主体。为落实村民、贫困户主体作用的发挥,各主体参与建立、做实、做强社区专业合作社,修订并践行村规民约;扶贫项目在实施中提升村民、贫困户的意识和能力,协助合作社提升发展和管理能力,为社区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各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实践下,最终形成了党委政府、社会和贫困户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多元共治的贫困治理主体结构。

(三)多元共治体系在生态扶贫实践中成效可喜

多元共治体系在项目选择和实施中立足本土资源,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选择了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绿色养蜂产业、冷水鱼产业、核桃种植产业。多产业发展助全村集体经济收益增收20余万元,仅中华蜂产业全村人均2015年增收约900元,参与的贫困户人均增收约1100元。同时,关坝沟流域的水资源、森林资源及冷水鱼得到很好的保护,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功能更加完善。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平坝区域收集回来的红外相机资料时发现,在不同时段有大熊猫活动照片及相关视频。经雪宝顶保护区业务人员认定,这次红外线触发相机记录到大熊猫活动时间为2016年6月17日1点45分。真可谓“大熊猫、蜜蜂和人都找到了出路”、“小蜜蜂保护了大熊猫”。项目实施过程中,带动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良性转变,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有了稳定的收入,奠定了可持续基础。同时不断探索生态补偿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建立了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成立了关坝流域自然保护中心,为生态保护和生态扶贫探索了实践范例并在其他有条件的村得到推广。

三、贫困治理体系对推进扶贫脱贫的启示

平武县立足实际,加强建设多元共治的贫困治理体系,推动生态扶贫脱贫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带来了很多启示。

(一)多元治理体系探索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扶贫路径

作为“精准扶贫”的有益补充,生态扶贫无疑将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应有贡献。平武县生态扶贫路径的选择立足于本土资源,引导社会力量、村民、贫困户有序参与,从传统的产业入手,做实小而精的产业,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行动,在行动中巩固、提升理念并形成发展共识,在行动中共同创新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在此基础上有序拓展,从而实现自然资源向自然资本的转变,真正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二)多元治理体系处理好了内力与外力的关系

扶贫脱贫,既要靠外力推动,更要靠内力发动。关坝村生态扶贫脱贫模式推进成功,是内外形成合力的结果。县委政府的方向、理念引导和政策支持,为生态扶贫脱贫铺平了道路;社会组织的项目支持、技术指导和技术标准的严格实施,为生态扶贫脱贫理念的形成、巩固和提升提供了支撑;以新型专业合作社和生态反馈机制为代表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生态扶贫可持续性奠定了基础保障。

(三)多元治理体系处理好了移植与生长的关系

生态扶贫脱贫需要外部移植,更要植根当地。外来的人员、项目、理念和技术,为生态扶贫脱贫注入催生因素,但外因要靠内因起作用,立足当地、植根本土,生态扶贫脱贫才有持久的生命力。通过关坝村的生态扶贫实践看到,一方面,外来理念帮助当地人打开了思路,外来技术帮助当地产业实现了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在产业选择、村庄治理等核心问题上又传承了本土脉络,注重与当地自然、文化和社会系统的融合。所选项目经过慎重考虑和科学研判,既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传承本土历史文化;村庄治理,乡村精英发挥着带头作用,村庄居民体现了主体地位;路径选择,现代环境保护理念和方法与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关坝村生态扶贫实践既是绿色发展模式的成功移植和创新,也代表着当地发展意愿和能力的茁壮成长。同时,村民、贫困户、专业合作社的参与,理性选择、理性发展意识和能力得到加强,为后续的产业规划、产业发展、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和行为模式,有助于提升社区长远发展的能力,村民、贫困户发展致富建小康的水平。

(来源:参考网)

内容时间:2016-11-1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