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区2019年计划退出贫困村10个,减贫1196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且看嘉陵区站在新起点上怎么干的。
发展产业 群众持续增收
近年来,嘉陵区按照“大产业带动、小产业填充、微田园到户”的思路,围绕“一江三河”规划,大力实施“2211”工程,力争2020年前建成20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20万亩柑桔柠檬种植基地、10万亩茶桑果桑种植基地和10万亩花椒、核桃种植基地。
目前,分区域、高标准建成了“大通—大观—一立—天星”环线现代柑桔(柠檬)基地6万亩,以李渡、龙岭、金凤等为主的柑桔(柠檬)产业基地10余万亩,以双桂、新庙、土门等为主的优质茶桑果桑示范基地8万余亩,以临江、大通、河西、大观等为主的特色蔬菜产业基地20余万亩,以世阳、移山、礼乐等为主的花椒产业基地6万余亩,32个“天兆模式”生猪脱贫奔康产业园全面投产。
各类产业园通过吸纳农户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动3.21万户农民实现户均年增收800元以上,带动5120户贫困群众实现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凝聚力量 帮扶持续发力
嘉陵区在不断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同时,坚持资源要素“大整合”,帮扶力量“总动员”,通过开展东西部协作、万企帮村等工作,不断夯实帮扶“堡垒”。
为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嘉陵区坚持做到帮扶力量不变、帮扶政策不变、帮扶责任不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31名区级领导、100余个帮扶单位、472名第一书记、160名农技员、11个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和巡回服务小组,以及8900余名干部职工长期下沉一线,全覆盖帮扶所有贫困对象,保障已经脱贫对象持续巩固提升,未脱贫的1196人如期稳定脱贫。
嘉陵区还不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加强人才、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从今年7月起,嘉陵、浙江武义两地就业部门联合建立了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站,有效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求职者愿望的精准对接,双方计划全年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300人,目前已举办中式面点、中式烹调培训班9期,培训贫困劳动力学员310人,培训后就业93人。
压实责任 成效持续巩固
嘉陵区建立健全了“八方同责”“三项授权”“三个一律”保障机制,印发了《南充市嘉陵区开展“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实施方案》,助推脱贫工作落地落实。
全区21个督查组采取业务督查、作风纪律督查、综合排位督查三种方式,实行每天一通报,一周一排位,一月一拉练,倒逼工作落实。并实行脱贫工作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钩,对未完成任务或挪用、侵占扶贫资金的个人和单位,坚决实行“目标考核一律一票否决、有关领导一律就地免职、追责问责一律从严从重”。
今年作为“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全区围绕扶贫领域工程项目、“一卡通”管理、基层减负和其他民生领域等方面的问题有条不紊地开展专项治理,部分整治工作将持续到今年底。
内容时间: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