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川西北高原的四川阿坝金川县,是集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为一体的高原藏区县,属于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那里经济基础薄弱、交通制约严重、公共服务滞后,辖内109个行政村中就有106个是贫困村。
脱贫攻坚,就是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农业银行金川县支行作为当地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始终将金融扶贫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用“绣花”功夫和“工匠”毅力,不断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做深做实。在全体农行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农行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603883,股吧)脱贫奔小康路上最给力的“娘家人”。
输活血拔穷根
通过产业发展,给贫困户培养一个产业,让贫困户成为产业经营的主体,或者为他们提供就业,帮助贫困户创收,这是实现真正可持续扶贫的关键所在。
抓住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农行在金川积极推动高效脱贫产业的发展。宋贵明是卡撒乡猫雕村的一位普通村民,2017年,他利用从农行获得的5万元农户小额贷款开展花椒种植,成功脱贫。现在宋贵明家的花椒种植规模已达700多株,年收入26万元,忙时还可带动附近村民一起摘花椒致富。宋贵明的经历是猫雕村村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猫雕村是农行金川县支行的结对帮扶村,该村以花椒种植为主产业,农行针对该村的生产特点,大力支持花椒种植产业发展。目前,在农行94万元贷款支持下,猫雕村的20户农户实现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除信贷支持之外,农行金川县支行还主动牵线搭桥,为猫雕村引荐收购商,并联系省城农技专家提供技术和农资支持。
发展特色生态文化旅游,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金川,是旅游圣地阿坝州的后花园,素有“中国雪梨之乡”的美誉。针对金川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农行在当地创新推出服务于乡村旅游业的金融产品。如在金川观音桥镇,农行向当地经营规模较大的一家藏民民宿授信950万元,支持其日宿床位从60个增加到186个,成功扩大了经营规模。该民宿得到发展壮大后,主动帮扶观音片区特困农户,吸纳农户季节性就业并代为缴纳社保,成功带动了当地一批农民脱贫。
近年来,依托县内资源禀赋,农行金川县支行坚持以支持产业发展为重点,引入金融活水,助力贫困村、贫困户“拔穷根”“摘穷帽”。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农行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贡献提升了21个百分点,通过创新“公司/专合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模式,结合乡村振兴实施的“一乡一策”“一村一品”计划,着力在农业“一花一果”、工业“一水一矿”、旅游“一花一叶”上下工夫,推出针对农户专属的“农家乐贷款”“返乡创业贷款”“惠农e贷”等信贷产品。目前,农行金川县支行累计投放信贷资金5.2亿元,其中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77亿元,支持10余家产业链企业发展壮大,培育267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帮助20家民宿、农家乐发展旅游,辐射带动16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
解难题办实事
近年来,民营小微企业和贫困农牧民的担保难贷款难问题较为突出。为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农行金川县支行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推出“微捷贷”产品,首批3户、100万元“微捷贷”不仅给小微企业主带来了“及时雨”,也起到强烈的示范效应,申贷客户越来越重视企业征信,自主规范财务管理。
解决贫困农牧民担保难贷款难,在扶贫责任区,农行金川县支行实现贫困户评级授信全覆盖,扶贫小额贷款做到应贷尽贷,贫困户贷款获得率达41%,高出当地金融机构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为138户农户投放“惠农e贷”贷款金额1033万元。
与此同时,农行金川县支行积极为村民办实事。朴实的藏民不少人还不会说汉语,更不识汉字。因此,农行在设立金融服务点时,对服务点的负责人进行了严格筛选,操作人基本均是本村识字的人,不存在语言沟通障碍。藏民前来办理金融业务,均可以顺畅便捷完成。
“以前我们村的通讯信号不好,打(接)个电话都要跑到高山头上去,农行帮助我们建立移动基站后,一机在手,通讯四方。”猫雕村村支书张世均高兴地说。
在农行不遗余力的努力下,金川县金融服务基础薄弱的情况正在逐步改善。农行金川县支行着力在当地搭建支付结算渠道,累计布设助农取款服务点178个,新设在海拔4500米的阿科里乡的助农取款服务点,使3个牧场村的农牧民实现就近享受基础金融服务。在方便小额存取款业务的同时,今年服务点又升级了农村社保缴费业务,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完成了原来需要往返崎岖山路跑银行跑社保的事情,服务点成了当地百姓的金融站、连心桥。
内容时间: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