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郭发光:金川脱贫路上的好榜样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24  编辑:刘梦迪

郭发光,如同他的名字一样,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脱贫的道路上闪闪发光,成为金川县卡撒乡巴拉塘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榜样。

7年的时间里,郭发光的奶奶、父亲、母亲先后患病离世,长期的治疗费用掏空了家中积蓄,家中可谓债台高筑。

穷则思变。为改善贫困状况,郭发光将目光瞄准了养蜂,他先是借钱到双流学习了半年时间的人工繁蜂技术,其后又在2015年借助精准扶贫惠农政策,通过小额贷款自筹资金8万余元发展中蜂养殖。

起初,郭发光的中蜂养殖基地只有20余桶蜜蜂,为了扩大养殖规模,郭发光夫妻俩到丹巴、安宁等地去放桶招蜂。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养殖中蜂300余桶,初具规模。

“当时,看到金川的蜂糖市场走向很好,价格每年都在提升,发展空间很大。此外,我们这里山高,山草药等很多,地理条件很适合养蜂,于是我就想,能不能从这个方面来致富,甚至带动周边的人增收。”郭发光看到还有不少村民找不到脱贫的路子,而自己有这个技术,于是,他主动提出传授养殖中蜂技能,无偿地给予技术指导,积极带动巴拉塘村波多社的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现在养蜂的效益还是很好,为了让他安心的养蜂,地头的活都由我来做。”妻子杨兴玲说。

郭发光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发展中蜂养殖脱贫,结合自身优势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事受到村民们的称赞。“郭发光家以前因为家人生病欠下很多债,他不但没有失去信心,反而通过养蜂实现了增收,并且还带动了群众致富。”邻居郭兴康赞叹道。

(来源:四川经济网)

内容时间:2016-09-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