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古蔺发展乡村旅游 推动脱贫致富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3  编辑:董纯静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余其松)古蔺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但特有的地理气候、少数民族文化、酱酒文化、红色文化等,赋予古蔺这片神秘的土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古蔺乡村旅游得到迅猛发展,对全县逐步摆脱贫困起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依托自然资源 打造美丽景点

  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大娄山北麓。这里日照充足,海拔从300米到1843米,立体气候显著,地域差异大。全境大部分属喀斯特(岩溶)地貌区,西北部属丹霞地貌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特征,造就了众多的自然景观。

  除了享有“北纬28度最后的处女地”美誉的黄荆老林AAAA风景区外,丰富的岩溶景观吸引着游客前来观光、探险,东新乡李家寨的青龙洞就是典型的溶洞代表。早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国家地理”专栏就组织专家到这里探险、考察,CCTV-7也两度播出《绝壁奇窟》和《古蔺奇窟》,介绍青龙洞。目前,青龙洞-盐井河景区已引入业主,开发在即。而箭竹苗族乡团结村的大黑洞景区,今年开发的“牛王洞”,也吸引了不少乡村旅游爱好者。龙山镇的穆家洞、双沙镇的白马洞、护家镇的青山石林等,还等着人们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位于古蔺镇西北部的红龙湖可以说是古蔺的一颗明珠,这个建成于1978年,海拔高度在1600米以上的高山人工水库,自然景点达47个之多,1997年建为省级森林公园。游人在这里春季踏青荡舟,夏季纳凉垂钓,秋赏红叶硕果,冬观雪景雾凇,称得上川南最具特色的避暑、度假、旅游胜地。而富有乡土特色的豆花、腊肉、竹笋、鲜鱼,也让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

  另外,尚未开发的水口镇两江沟瀑布、桂花乡汉溪恐龙脚印化石群及桫椤谷、永乐镇水落温泉等,因其原始、神秘或新奇,早已成为人们观光探险、节日郊游、周末休闲的“热点”。

  古蔺四季分明,春花树树、夏荷田田、秋果累累、冬雪飘飘。古蔺又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有峡谷飞瀑、河流溶洞,有森林湖泊、高山坝子。一个个美丽的景点被陆续开发、打造,将古蔺自然的神奇与绝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传承历史文化 吸引八方宾朋

  古蔺县生活着汉、苗、彝、回等26个民族,苗、彝文化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浓郁。美酒河流淌的酱酒,以及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在这里留下的光辉足迹,也为古蔺增添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大寨苗族乡宝佤山都要举行“踩山节”,川、滇、黔三省上万名苗、汉同胞聚集在这里,踩山迎福,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古朴苗寨的民族文化和苗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各地游客纷纷体验苗族竹竿舞、打糍粑、换腰带、擂鼓等比赛及参加蝴蝶香囊义卖活动,同苗族同胞一起欢乐迎春。

  箭竹苗族风情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三举行,到今年已成功举办七届。今年的苗家风情节活动以游客参与体验为主,分散在各景点和农家院坝,增强了互动性。有极具民族特色的押枷比赛、牛灯表演、传统手工艺,也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笙歌蝶影芦笙秀、哆啋绚丽服装秀等,游人热情参与,仅活动当日就吸引了各地游客超过2万人。

  今年的彝族火把节,8月20日在石屏镇三桂村雷火坪彝寨举行,集旅游、文化、商贸为一体,彝族祭祀、取火仪式、原生态歌舞、篝火晚会等传统项目,充满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充分展示了这里的彝族风情。我省凉山州,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金沙县、赫章县等地彝族同胞代表也来参加了本次火把节。

  以郎酒为代表的酱酒文化,也深深吸引着各方游客前来品尝。储藏郎酒的天宝洞、地宝洞面积近1.42万平方米,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天然白酒酒库;赤水河吴公岩绝壁上的“美酒河”摩崖石刻大字也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著名作家贾平凹、阿来、舒婷、余华、苏童、麦家等来到这里,为郎酒写下优美诗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惊叹于天宝洞的鬼斧神工和与美酒的天作之合,郎酒独特的历史文化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创作出《水乃酒之魂》。

  四渡赤水战役,红军三进古蔺,转战54天,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留下了众多的革命旧址和文物。太平古镇AAAA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景区,而白沙会议、镇龙山奔袭战、打云庄等重要会议和著名战役遗址,也成为乡村旅游的中游客缅怀革命先辈、铭记历史必去的地方。

  古蔺县已经确定“生态田园、红色古蔺”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突出文旅交融,深度挖掘“民俗文化、白酒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吸引八方来客,乡村旅游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扶持产业发展 推动脱贫致富

  一直以来,古蔺县都是农业大县,由于山高坡陡,交通闭塞,生产条件落后,至今尚有117个重点贫困村,10.5万贫困人口。但这里的物产丰富,绿色、生态是古蔺物产的显著特点和无形的品牌。各乡镇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极大改善了社会经济面貌,而依托各种特产开展的乡村旅游节事活动,促进了农村群众增收脱贫奔小康,有力助推着古蔺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

  双沙菜花节、马嘶茶文化节、水口杨梅节、三道水脆红李采摘节、马蹄椪柑节等活动,已经成为川滇黔渝地区富有影响力的传统旅游节事活动。各种节事活动,成为各族同胞和游客“赶场”的重要时段和场所,文化活动丰富,物资交易繁荣;种植户们在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以品质取胜,以勤劳致富;而游客观光、看节目、参与体验,玩得不亦乐乎,也忙坏了农家乐,乐坏了乡亲们。

  今年7月4日-19日的水口杨梅节,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0万元。杨梅节期间,柏腊村2社欧国芬家的杨梅价格一路飙升,每斤15元左右,品质最好的可卖到20元一斤,今年1万多斤产量,仅此一项,收入就有十多万元。而她带动的十多户“散户”,今年也获得丰收、增收。

  古蔺各地引进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多样性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古蔺镇漆山村打造苗寨花海农业创业园区,以生态农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实惠。截至今年8月,漆山村及邻近村群众通过荷花和向日葵种植、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装修等,创收54.5万元,而率先发展农家乐的农户陆续接待观光旅游、赏花纳凉的游客已达1万余人次,实现收入200余万元,村民们已尝到了乡村旅游的甜头。

  古蔺县将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极大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原始、生态和极富土味乡情的乡村旅游,鼓了农民的腰包,助力农村奔小康。






内容时间:2015-10-1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