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在精准上下功夫 在结果上见成效 ——广安市广安区政协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小纪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18  编辑:董纯静

2013年,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作为基层政协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该区党组扩大会对“施精准之良策、治贫穷之根本、出效果之经验”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缜密研究。为强化组织领导,2014年初该区政协首先成立了由主席会成员和专委会主任为成员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由区政协主席任组长。

  2014年2月28日,该区政协党组召开扶贫专题会的第二天,机关几名干部去到了联系帮扶村—位于秦巴山区的广安区崇望乡合力村、双胜村和金福村对精准扶贫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田间地头走访、走村入户座谈等方式,掌握了贫困村的基本情况:3个村共有79户贫困户310人;贫困原因是基础设施落后、骨干产业贫乏、病残丧失劳力、致富缺少资金等。

  如何充分发挥政协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推进全区精准扶贫工作,齐心协力共同打赢这场扶贫开发攻坚战,是政协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区政协制定出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的“三大战略”,即精准识别,精度瞄准、 帮到点上,扶在根上、帮出成效,扶出经验。

  精准识别 精度瞄准

  首先要找准贫困对象和贫困根源。2014年3月,区政协机关3名驻村帮扶队员在崇望乡合力、金福、双胜等3个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走访,精准识别出了贫困对象,进一步掌握了这些村致贫的根源,制定出了精准扶贫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分年度、分批次逐步建设完善道路、桥梁、蓄水池、山坪塘等基础设施,发展家禽养殖和粮油、蔬菜等种植业等产业。

  帮扶的关键还在于盯准特困户,为切实帮助到特困户,区政协机关28名干部职工分3个帮扶小组,与金福、双胜和合力3个村进行10户特困户进行结对帮扶,为他们量身制定脱贫措施26项,提供实用技术、致富信息186条,送去复合肥895公斤、扶贫资金2.38万元,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急需。

  帮到点上 扶在根上

  帮在点上就是要精准实施扶贫帮扶措施。区政协与崇望乡组织志愿者进入贫困户,在春耕秋收时助耕助种助收,解决缺少劳动力问题;为崇望乡争取上级、协调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1000余万元,解决缺乏资金问题。其中,合力、双胜和金福3个村200多万元,用于新建供水管道、整治山坪塘、水渠,维修泥结石路,打机井,改造劣质桑园,种植优质蔬菜、引进养羊、养牛场,发展林下养殖等;对于因病因残的人员,区政协组织专题主席会议,与扶贫移民局、残联、卫生和计生局、人社局等部门协商、研究措施,确保惠及这些群体的政策用活、用好、用实。

  扶贫帮困,提升“造血”功能才是根本。区政协利用离城区较近、林地和耕地面积大等优势,把扶贫攻坚与发展现代农业等相结合,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和产业,对贫困村贫困户群众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自身“造血”功能,变“输血”为“造血”。去年,合力村64岁的曾方元,全家5口人,是村里的特困户。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区政协制定了养殖脱贫措施,为其贷款买猪、牛、鸡、鸭等,还专门指定了养殖技术员为养殖提供全程帮助。今年他家养猪8头、鸡鸭60多只、牛1头。仅养殖业一项,年收入可达3万余元。在区政协的带动下,农业、林业、畜牧、人社等相关部门也积极参与其中,帮助崇望乡3个村发展蔬菜、养殖、劳务输出3大核心产业,农民年均纯收入达到9000余元,除个别病残特困户外,脱贫率达到99%。近两年,3个村的蔬菜种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今年蔬菜种植达到了230多亩、莲藕120余亩,收入250多万元,仅蔬菜一项人均增收1680余元。

  帮出成效 扶出经验

  政协具有政协委员人数多、分布广、智力密等优势,如何发挥这些优势扶贫,该区政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一方面,组织政协干部职工、政协委员结对帮扶特困户和全面帮扶联系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全区精准扶贫,解决各级各部门的扶贫难点。去年5月14日,我倡导发起了“感恩奉献﹒阳光三百”(300名区政协委员“1+1”结对帮扶300名贫困人员)活动,为全区贫困户制定、实施脱贫措施300多项,捐款21万元和一批扶贫物资。这项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和市、区领导的高度肯定,进一步扩大了政协影响。

  为充分调动全区政协委员的帮困热情,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1+1”结对帮扶的基础上,今年8月,该区政协又实施了“3+1” (每3名政协委员帮扶1名贫困人员)希望工程,实行组团帮困,解决“1+1”活动受助人员中还有100名左右人员尚未摆脱贫困、需要继续加大力度帮扶的问题。活动策划按照“三帮一”办法,这些政协委员走进他们家里捐款捐物,提供技术帮助和就业帮扶,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几年来,该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机关干部、广大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1+1”、“3+1”等活动中,始终与帮扶村干部群众在一起,与困难群众心连心,真真切切扶贫,扎扎实实帮扶,提供帮扶措施523项,为贫困村筹集物资累计60多万元,捐建敬老院等公益项目资金240余万元。全区100多个贫困村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政协人的深深足迹,洒下了政协人辛勤的汗水。


内容时间:2015-12-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