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同仁县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26  编辑:陈亚丰

为全面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和自我保障能力、提高农牧区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牧区社会治理,同仁县明确目标导向、建立领导机制、严肃督查落实、引领示范带动,采用12种“破零”路径法,助推村集体经济“破零”蜕变。

注重调研精心谋划,促进示范引领,奏响“振兴曲”。掌握全县村集体经济区位特点、资源类型、资产状况、制约因素、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科学有效地提出针对性措施是“破零”的关键。统筹“破零”规划,县委抓总,制定村集体经济“破零”方案,打基础、求突破、全覆盖、上台阶四个阶段分步实施,实现消除集体经济“零收入”村,实现“破零”工程全覆盖;提升“破零”质量、巩固“破零”成果目标任务,县政府、农牧、扶贫等部门积极协调,科学合理制定全县村集体经济2018—2022年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注重“破零”调研,以村为单位,成立乡镇党委牵头,联点领导为组长,扶贫驻村第一书记为常务组长工作队成员、驻村干部、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调研组,以讲求实际,摸透摸准底数为准则,做到四个必须:必须深入实地考察、必须召开座谈调研、必须征求意见建议、必须审核调研结果,切实为我县村集体“破零”实施和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奏响“振兴曲”。经调研审核,目前,一类村13个,二类村31个,三类村28个,计划今年破零32个村,并打造13个示范点。2020年全部完成“破零”。

注重目标探索路径,促进思路升华,摘掉“空壳帽”。从各村经济基础、区位特点、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股份合作、盘活资产、整合资源、兴办旅游、联合发展、村社合作、政策扶持、利用能源、“头雁”引领、金融融合、发展电商、弘扬文化12种多元化“破零”模式。隆务镇遵循调研底数,因地施策,立足本土特色、隆务特色集体经济“破零”基础,打造“一村一品”,瞄准隆务地区黄果资源富集优势,争取扶贫资金并整合430万元建设隆务村隆青饮品加工厂,271户群众自愿入股、定期分红;依托泉水资源丰富,各方筹措500万元开发青海措玉山泉水,提供贫困户就业岗位,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瓜什则乡组织帐房宾馆经营户观摩甘肃桑科草原、四川若尔盖草原旅游帐房宾馆的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为全乡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树立正面典范,引领其余村“思路升华、就地取材、破局消零”;加吾乡始终坚持“要想脱贫,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村的新路子”的发展理念,在实施过程中结合自身优劣点,扬长补短,逐步成立蔬菜及农副产品批发配送中心,将本村种植的马铃薯、油菜、豌豆、青稞、蕨麻等农副产品销往县城周边,收益较好;扎毛乡依托“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特色藏寨”等现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落地项目,挖掘存量,扩大增量,通过“党建+旅游+扶贫”、“党建+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探索“破零”新路径,摘掉“空壳帽”,其他乡镇统筹推进,立足各村实际制定了具体“破零”方案,正在有序推进;曲库乎乡按照“一村一特色”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在养殖业、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等8个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适当采用12条“破零”路径,现已打造了多哇温泉,古德、索乃亥商铺对外出租,江什加村林木育苗专业合作社等6个村集体经济。

注重落实优化政策,促进产业升级,打赢“消薄战”。政策引领、市场拉动、精准施策、生态环保,全面落实八个关键点,促产业升级“畅通无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形成有效维护农牧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落实村集体经济“破零”专项资金,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整合用好涉农资金,把资金集中用在关键环节,发挥其在集体经济中最大效益;实施光伏扶贫覆盖、乡村旅游带动、互助资金帮扶、村集体合作社引领、专项基金支持“四个一批”,实现集体经济“有钱办事”,增劲动力;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创优村集体兴办或参股的各类经营性主体办税服务;强化用地政策支持,满足集体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开展结对联村帮扶,落实领导干部联村包抓集体经济工作责任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为“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全覆盖、五年上台阶”做足充分准备,为打赢“消薄战”注足动力。

同仁县村集体经济“破零行动”正扎实推进,稳步实施,工作推进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一是客观条件,阻碍发展。专业人才缺乏,具有发展经济能力和水平的农村能人,大多选择了自主发展或外出务工,现有村干部整体素质较低、文化程度偏低、年龄结构偏高,缺乏创新能力和经营意识,受自身条件的局限,难以挑起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担,造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生产缺技术,决策缺能人,产业缺项目的局面。二是观念陈旧,束缚发展。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不明确,思想不清,能力不足,加上缺乏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客观条件,发展村级经济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三是监管单一,不利发展。目前,村集体经济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监督手段单一、方法简单,规范性不强。另外,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普遍缺乏对资产经营决策的制约机制,容易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针对上述困难与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大村干部、农牧区带头人能力培训。组织农村干部赴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搞得较好的乡镇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村级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制定相应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将资金使用作为监管的重要内容,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三是加大村集体经济资金扶持力度。同仁是全省1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压力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希望上级部门给予政策与资金倾斜。


内容时间:2018-10-1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