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大柴旦推动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26  编辑:曹亮亮

近年来,大柴旦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利用地区风能、光能富集优势,加快推进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开发,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不断推动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一是我区地属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气候,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百分率高、气候干燥、降雨量少、云层遮蔽率低,日照充足。太阳能资源属于全国最丰富区,年日照时数为3222.2小时,平均每天为8.83小时,年总辐射量为6912.1兆焦/平方米,法向直接辐射6869兆焦/平方米;风能资源属于可利用区,全区年平均风速在1.9米/秒以上,年均风功率密度在50—100瓦/平方米之间,全年风能可用时间达3500—5000小时,出现频率50—70%,风压最大为0.48千牛/平方米,次大区为0.35—0.44千牛/平方米,风能发电可利用区域较大。二是我区近60%的未利用土地资源也成为支撑新能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发展新能源具备先天优势。同时,海西州正在加快电网及送出通道的建设,加强电网架构,将更有利于新能源电力的输送。

(二)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区坚持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建设、推动工业强区为重要抓手,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太阳能、风能产业规模。截至目前,全区新能源企业22家,总投资达136.96亿元,其中风电企业13家(在建2家),分散式风电企业6家(5家正在办理省供电公司电力接入系统手续,1家正在进行项目地公司注册),太阳能发电企业3家(在建1家)。全区新能源企业总装机容量达到1643兆瓦,已并网发电容量1203兆瓦,其中风电企业总装机容量达到1253兆瓦,并网发电容量1053兆瓦;分散式风电企业总装机容量140兆瓦;太阳能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达到250兆瓦,并网发电容量150兆瓦。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区内无大型电力输出站,造成已落户的新能源发电输出间隔容量小;二是新能源产业基地道路、供排水、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设;三是受线路送出能力有限、电网建设跟不上新能源发展步伐,导致光伏企业面临限电问题,弃光率达15%。

三、对策建议

(一)做好招商引资。围绕新能源系统集成、发电装备等配套产品和关键设备产业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上门招商、以商引商等活动,加快形成相互配套、优势互补的企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

(二)做好要素保障。积极协调做好新能源项目的土地、水、电、路、通讯等要素保障,严格实行项目责任制,帮助新能源企业破解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已建成项目及时投产、在建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三)做好服务保障。加强与省州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并落实国家和省、州资金补贴、土地等优惠政策,深入探索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争取降低风能、太阳能并网上网门槛,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新能源产业效益。


内容时间:2021-01-2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