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大柴旦“城乡同步振兴”为“一优两高”注入磅礴动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02  编辑:曹亮亮

       今年以来,大柴旦以建设环境日新月异、城乡特色突显、人文环境友好的“高原精品小城镇”为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同步推进精品城镇建设、牧区振兴发展、城乡产业融合,为“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注入了磅礴动力。

       一、全力推动精品城镇建设。一是城镇功能定位再提高。以入选国家能矿资源型城镇为契机,修订完善《大柴旦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大柴旦镇区详细规划》等,稳步推进柴旦镇由“小而精”向“精而特”转变,明晰“五横七纵”骨干道路框架及城镇区块功能定位,积极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高原精品特色城镇。加快锡铁山特色小镇改造升级步伐,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工业基础,注重改造与建设互补、完善框架与改善民生并重,着力打造成海西西部独具特色的矿区小镇。二是城镇基础建设再提档。以持续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为目标,大力实施通路便民专项行动,投资3652万元完成柴旦镇温泉路改扩建、锡铁山镇锡惠路道路改建、彩虹合作社道路建设等项目,城镇居民因利便乘。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文体活动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乐民专项行动,投资3200万元实施了温泉广场、活动中心广场、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装修等项目,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攀升。从民众需求出发,大力实施改造惠民专项行动,投资1780万元建成柴旦村、马海村污水管网等项目,实现了牧区生活城市化,提升了城镇承载能力。三是城镇容貌标准再提升。以“改善环境、提升形象、突出亮点”为主线,深入实施美化、亮化工程,投资2650万元实施了柴旦镇人民路路灯改造和镇区亮化等工程,投入保养经费120万元修缮维护城镇市政设施,不断美化亮化镇容镇貌,助长“外在颜值”。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全力实施绿化、靓化工程,投资5048.61万元完成国土绿化面积36.33公顷,建成东西口绿化带、沿河景观带和环城林带为一体城镇绿化园区,提升“内在气质”。

       二、深入推动牧区振兴发展。一是持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把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作为村党支部“堡垒指数”、班子成员“评先评优”和牧民党员“先锋指数”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健全财政奖惩机制等措施,不断激发村党支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既有成果。二是统筹推进美丽牧区建设。印发《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持续改善牧民群众生活环境,不断满足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截至目前,投资2680万元实施的马海村厕所改造、水源地整体升级改造等项目推进顺利。三是强化牧民精神文明建设。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积极探索建设“一场一榜一堂一会”,着力提升牧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文明村”建设水平。截至目前,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分享会6场(次),开展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讲会10余场(次);评选道德模范20人,“五星级文明户”150户。四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村党支部(村委会)+企业(合作社)+牧户”发展模式,创建产业型党组织,把企业(合作社)的技术和信息优势与村级组织、政策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创办柴旦村孟赫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牧户以牲畜入股形式增加牧民资产性收入,预计户均年增收2000元。

       三、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打造“产业带动、中心辐射”的高原小城镇建设模式。借助资源禀赋优势,不断加强产业聚集、完善功能布局、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形成骨干企业集群、名优品牌方阵,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拉动三次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区现有各类工业企业4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家。二是打造“园区带动、城乡融合”的工业小城镇长效模式。按照“适度集聚、功能完善、方便居住、节约用地”的原则,以“一园三区”为基础,明确区块功能定位,鼓励帮助企业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青海能源鱼卡公司投资1.12亿元建成能源小区,不断提升在柴劳动者生产生活质量。三是打造“以工促牧、村企联建”牧业小城镇发展模式。依托“联企兴村1+1”行动,引导柴旦村、马海村与青海五彩通正荣煤炭有限公司、青海昆源煤矿有限公司签订30万元参股协议,按股金20%比例保底分红。借助村集体“清零”行动,按照“村集体挂靠工矿企业,企业分红反哺村集体”的模式发展壮大村实体经济,大柴旦绿色牧业开发有限公司首批3万元“红利”已拨付柴旦村村民委员会。


内容时间:2018-12-2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