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打造科技旅游产品 竹简上的《天问》走进寻常百姓家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06  编辑:曹亮亮

  8月14日晚,央视一套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让屈原“穿越”到当下,亲眼见证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的震撼场景,以及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高燃画面。作为屈原故里的秭归,结合时代元素,致力于让经典动起来、活起来,引进“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航天科普馆,把屈原写在竹简上的《天问》经典文学作品,通过可感可知的科技旅游产品予以表达,让经典走进寻常百姓家。

  从屈原的《天问》到“天眼”里的宇宙,本期《典籍里的中国》将让老年屈原在“岁月长河”里遇见“天眼之父”南仁东,并特别为屈原和南仁东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天问”。他们的成年时代和幼年时代一问一答,交错呼应,最后共同在“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灵宣言中,正式开启经典的识读之旅。

  两千多年前,屈原将满腹忧思化作对宇宙起源的疑惑,发出“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之问。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怀着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对自然和宇宙空间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终于在两千多年后的2020年7月23日,让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升空。

  《天问》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屈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向宜兵说:“通过《天问》,屈原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个伟大的提问者的强大能量,闪射了自己所具有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伟大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天问’已奠立一种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已经潜移默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命和诗歌之中。”

  如何让屈原的文学经典作品《天问》变得可感可知,秭归结合时代元素,不断创新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今年6月11日,秭归县与嫦娥奔月航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展开合作,打造了秭归“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航天科普馆。

  子规文旅投公司总经理马尚朝说:“‘天问一号’的命名源自屈原的作品《天问》。 正是基于此,我们作为屈原故里 ,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天问一号’发射的组织单位国家探月中心。”

  由此,双方开始了密切联系。最终在屈原祠建祠一千二百周年之际,秭归县与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公司成功签约,双方将聚焦航天技术推广应用、屈原文化开发利用、柑橘等种苗空间培育、重大宣传活动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公司还向秭归县捐赠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火星仪模型。

  马尚朝说:“新时代怎样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屈原文化,我觉得需要拥抱科技,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紧密地结合起来。‘天问一号’让我们找到一个桥梁。”

  今年端午节期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航天科普馆落户秭归,展出了航天图片、航天模型、文创产品,馆内还收集了火箭回收实物、火星车模型、月球车模型、火星仪等大量珍贵展品。大概开馆1个多月的时间里,接待游客和市民12万多人次,特别是青少年和学生对这个非常感兴趣。

  去年,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创新科技和历史文化的完美融合,创作了大型光影演艺《楚骚秀九歌大典》,在现代与古老的交相辉映中,游客仿佛经历一场穿越之旅。据介绍,后期景区还将陆续推出《天问》《橘颂》《思美人》等光影秀系列,全方位展示屈原的作品,打造秭归旅游独特的内容IP,推动秭归旅游高质量发展。


内容时间:2021-08-1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