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槐树巧打‘生态资源牌’ 带领群众走上绿色致富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07  编辑:霍刘锦

       晚秋时节,记者在槐树林特场看到很多村民们正在晾晒收割的水稻,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稻香。

 

  在槐树林特场大梁情冷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晾晒场上,该场槐树村三组村民阮班红正在忙碌着,她告诉记者,其原来在外地打工,家乡发展冷水稻专业合作社后,回家里一边带孩子一边在合作社务工,每天收入100元。

  

  “今年种了2亩多冷水稻,亩产不低于600公斤,合作社承诺全部收购。去年种了2亩多水稻,卖了5000多元。”正在晾晒水稻的三岔河村民魏长根累得满头大汗,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槐树林特场位于我省西北角,与陕西相邻,境内有湖北大梁省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1000多米,年均气温在12℃到14℃。“气温低,农作物长得慢。”场负责人郑荣平介绍,以前当地农民种植“常规稻”,生长期长、产量低,一年下来每亩赚不到300元,许多农民弃田外出打工。

   

  气温低可否优选品种,变劣势为优势?2017,林场引入一家大户,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生态冷水稻。当年,冷水稻丰收,大米一路俏销,价格从10元每公斤涨至30元每公斤。


  今年,在槐树林特场党委的支持下,全场1600多亩水田全部种植冷水稻,种植技术由合作社免费提供,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保底价回收。

   

  “不让用化肥、不让用除草剂,从没见过这么金贵的水稻。”魏长根说,今年光人工除草就花了700多元。

   

  槐树林特场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汪浒介绍,该场从水稻种植品种的选择上把好“关口”,选择荃优丝苗、宜香优2115、宜香3728三个优良品种,该品种生长的稻米优质、口感好,米质达国标2级优米标准。

   

  “对种植农户开展培训,统一田间管护,今年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全场可产160万斤水稻,可生产出大米110万斤......汪浒给记者算了一笔帐。

  “今年,我们投资120万元,新建了加工车间、注册了“大梁情冷水稻”商标,新购置了加工设备......汪浒带领记者参观新建成的加工车间、存储车间一边介绍说。

   

  稻米销售怎么样?记者问到。

   

  我们采取线上和线下同步销售,先后入驻国寿e平台、淘宝、天猫等知名电商平台,订单络绎不绝,昨天江苏一企业订单采购2000斤,货款都打给我们了,我们要确保品质,加紧生产尽快给他们发货......汪浒笑呵呵地对记者介绍说。

   

  “现在已经进入销售的旺季了,今年预计可销售生态大米50万斤,销售收入可达700万元以上......汪浒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槐树林特场大力发展冷水稻米种植。围绕“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目标,通过实行“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吸纳冷水稻种植农户加入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019年入社农户达到2200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40余户,预计每户可实现增收2000元以上。

   

  “我们立足本地资源,精心打‘生态资源牌’,在溪水里养冷水鱼、在水田里种冷水稻、在山坡上种高山有机茶和中药材,带领贫困群众走上了一条绿色致富路。”槐树林特场负责人郑荣平介绍说。


内容时间:2019-11-0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