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康,地处华北平原南部,东临商丘的柘城、睢县,北连开封市通许、杞县,西与扶沟、西华毗邻,南与淮阳接壤。全县辖23个乡镇,768个行政村,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万亩。2018年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目前全县16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退出率10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公共服务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9年5月9日正式退出贫困序列。
(一)扶贫情况
脱贫攻坚顺利推进。夯实“四个不摘”责任,实施“十大行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依托产业扶贫项目,辐射带动3.8万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贫困发生率降至0.367%。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8.92%的成绩光彩摘帽。“五养模式”“渔光互补”等典型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报道。构树扶贫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并在国家构树扶贫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开展“三散”治理,取缔黑加油站89个,规范商砼站46个,拆除“散乱污”企业185家。柴油货车尾气治理检测数量居全市第1位。地表水4个断面水质、城乡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四水同治”,完成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任务。造林绿化4万亩,打造绿色生态廊道60公里。金融风险防控有力。依法化解3起非法集资陈年案件,维护了良好的金融生态。发行专项债券4.5亿元,一般债券1.1亿元,PPP项目融资5.5亿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年新增企业贷款20亿元。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产业振兴物质基础。推进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创建国家级黑皮鸡枞种植现代产业园,提升省级辣椒加工现代产业园,建设杨庙“粮改饲”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依托马厂苗木、五里口菊花、龙曲辣椒、张集蔬菜、朱口粉条、老冢花生等特色农业产品,注重专利商标,强化质量监管,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品牌。完成1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争创国家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完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任务。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夯实人才振兴动力基础。搭建智力支撑平台,以农村能人培养“111工程”为依托,在行政村开设“乡村振兴讲堂”,加强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培训,让农民掌握农机驾驶、电商服务、产品包装、农村建筑、园林绿化、家政服务等多种技能,提高就业本领。
夯实文化振兴底蕴基础。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建设水东地委旧址复原和纪念工程。持续推进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文化数字试点县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体系,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民间艺术大赛等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村规民约、家训家风“百村示范、万户践行”行动和“三好两户”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夯实生态振兴持续基础。开展“卫生大清扫、垃圾大清运”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农村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步伐,探索“垃圾分类”,提升垃圾收运水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守住耕地红线。完成植树造林3.7万亩、廊道绿化45公里建设任务。
夯实组织振兴后备基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加强村级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改扩建村室30个。推进村级综合治理,强化干部培养管理,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规范村民议事程序,保障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
(来源:太康县人民政府网)
内容时间:20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