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河南郸城扶贫系列报道之五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12  编辑:崔月

近日,河南省郸城县城郊乡王楼村文明新风表彰大会热火朝天,五好家庭代表王朝民笑容满面地对大伙说:“俺们每个家庭和谐了,咱们的大中国就和谐了”。这天受表彰的还有“劳动致富能手”“教子有方家庭”、“优秀共产党员”、“抗艾励志模范”。近年来,“德润郸城”系列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开展,激发出强大正能量。这也是该县实行精神扶贫来乡村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记忆中农村,村前屋后,红砖绿瓦;阡陌纵横,绿树红花;沟河坑塘,鱼虾蟹蛙。不知从何时起,垃圾围村,红白的塑料袋随风飞扬,沟河坑塘变成了垃圾填埋场。贫困村帮扶队员总感叹乡村精神面貌的退变。在推行“美丽乡村”活动中,该县从改变村容村貌着手,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给贫困村带来了新的气息。道路整洁了、路灯亮了、垃圾清理了。“咱村变齐整了,人也精神了。”张完乡李英寨的普云妹老奶奶这样说。

扶贫先扶志。长期以来贫困村抱着“等、靠、要”的思想,领到扶贫救济款后不是用来发展生产,而是“吃光用光,身体健康”,破罐子破摔度日子。

精气神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该县在扶志挖“穷根”上下功夫。在每个贫困村开展创“文明新村”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村村建设文化墙,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中,推送到村民心间;把身边的先进典型编成戏曲,引导群众向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学习。丁村乡71岁老人苏秀英靠赶集卖菜、省吃俭用三年积攒1万元钱,捐献给学校购买法律图书教育留守儿童知法守法,“爱心奶奶”用行动诠释着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的故事,温暖激励着无数人心。

“以前谁吃低保谁光荣,现在谁吃低保谁懒蛋。连70多岁的老人都能捐款助学,有手有脚还不脱贫就丢祖上的脸了。”虎岗乡王寨村村民张富贵笑嘻嘻地说。“我们村以前红白喜事,都得一二百元,现在按照村规喜事20元、白事10元,亲戚朋友去帮忙,回自家吃饭。简单节约,省了许多麻烦事。”白马镇大周村支书周怀德说。

树新风,立新规,有志气,干劲足。新的乡风民俗的形成有力的推动贫困村转变观念,强化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增强造血功能,提升内生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彻底拔掉“穷根”,该县以贫困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提升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拓宽增收渠道,做到“培训一人,转移就业一人,实现全家脱贫”。张完乡邵洼村村民邵建业是典型的因无技术无资金的贫困户,扶贫工作队结合实际,推荐他参加蘑菇种植培训班,将他吸纳为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成员,帮助他贷款修建一座食用菌大棚,每年增收5000元,轻松走上了脱贫路。

郸城县充分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加强脱贫培训,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去年,全县投入扶贫培训资金292.8万元,完成贫困农民技能培训4500多人。同时,以科技下乡活动、科技活动周为载体,拓展科技培训内容,将农业先进管理模式、农村创业经验等内容纳入培训,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6期,聘请引进专家和人才19人,培训基层科技人才39人、培训贫困农民36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万多份,带动1000多户贫困农户稳步增收。

面对着130个贫困村,7.94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重任,郸城县正鼓足干劲,创新机制,带领着全县人民摘帽脱贫,誓把贫困村变为具有农村特色,留得住乡愁,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中华文化的根基和农耕文化精粹的小康新村。


内容时间:2016-10-1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