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抚远镇红光村紧紧围绕“抓产业,调结构,促发展”的思路,以提质增效为出发点,引导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棚农业,全面推广“节约化、生态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模式,让蔬菜大棚变成村民增收的“致富棚”。
走进红光村菜农张德新家的蔬菜大棚,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大棚里的水萝卜、臭菜等小叶菜长势喜人。张德新在红光村种植大棚蔬菜已有二十个年头了,他打破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在温室大棚里进行小菜、豆角间作套种,实现了多种蔬菜宽带行距的高矮立体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使蔬菜品种多样化,切实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他还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期,巧妙安排种植时间、品种,小叶菜、大叶菜多茬种植,刚刚四月初水萝卜、小白菜等小叶菜就已陆续上市。由于是本地蔬菜,减少了运输环节,蔬菜既新鲜,开市价格又平稳,在市场上购销两旺。同时,为保证其他蔬菜按时上市,张德新早早就开始育苗,现在辣椒、西红柿、黄瓜等秧苗长势良好,再过几天就能陆续移植到棚室大地里种植,待小叶菜卖完后,这茬大叶蔬菜就可陆续上市,确保棚室内蔬菜不断档。
据了解,红光村作为我市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态种植,提出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模式,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品种多样性,同时也增加了菜农的收入。
内容时间: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