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邯郸魏县:“量体裁衣”建“微家”激活脱贫“她力量”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23  编辑:陈亚丰

    河北魏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国家劳务输出示范县和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县,同时也是河北省人口大县。全县人口105万,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近30万。随着劳务大军的外出,“三留守”群体逐渐形成。如何让这些“半劳力”从忙碌于打麻将、串闲门、唠闲嗑上,从邻里间、婆媳间、妯娌间没事生闲气的纠纷和摩擦中走出来,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中,魏县县委、县政府本着“就业门槛低、妇女易上手”的原则创建了“扶贫微工厂”,带动了农村“三留守”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巧手创富、居家灵活就业,成功走出了一条创业增收、集体创收、群众脱贫、妇女就业、产业发展的“一举多得”的产业扶贫路子。

  一、聚焦“扶贫微工厂”主体,“量体裁衣”创新扶贫服务载体
  河北魏县妇联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工作定位,延伸妇联组织创新触角,以巾帼脱贫主体打造巾帼脱贫载体,明确以新时代“量体裁衣”式妇联改革举措为导向,零距离服务女性需要为宗旨,在“扶贫微工厂”成立妇联组织、在执委家中或工作场所建立“妇女微家”,将妇联组织服务和活动延伸到“扶贫微工厂”妇女群众的最小单元,并按照“一乡(镇)一品牌、一村一典型、一厂一家一亮点”,单建、联建“妇女微家”的思路,在全县“扶贫微工厂”中为妇女构建了温暖的“妇女微家”165个,把“扶贫微工厂”妇联组织建设成为了联系妇女的连心桥、服务妇女的主阵地、妇女成长的培育地、妇女维权的新平台、妇女梦想的摇篮,实现了服务妇女精准实、关爱妇女无缝隙的工作目标,逐步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新格局,充分激活巾帼脱贫“她力量”。

  二、先行先试,“微家”妇联组织为“扶贫微工厂”注入“她力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女性已活跃在舞台中央。尤其是在一些手工业和服装加工业等领域中,广大女性更是唱起主角,有她们的加入更增添了妇联组织的“她力量”。
2017年,魏县沙口集乡刘屯村在政府主导、政策引领和《魏县“扶贫微工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感召下,采取“村建、企用、乡管、县补”方式,先行迈开创新步子,将村内废弃的坑塘填埋建成了魏县第一个2座2层厂房,总面积1600平方米的“扶贫微工厂”。作为沙口集乡妇联兼职副主席的闫红芬是荣盛服装厂的领头人,她第一个入驻刘屯村“扶贫微工厂”,积极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城乡大力宣传政策,积极引凤还巢,为魏县籍在外人士回乡回村创业牵线搭桥,引进恰恰箱包厂和云城服装厂两家企业入驻刘屯村“扶贫微工厂”,并与乡村两级干部一起组织有创业就业积极性的留守妇女多次赴外地参观学习,情景式、组团式、打包式引进家庭手工业企业。先后与连峰服装、恒兴箱包等26家县内外加工企业进行洽谈,提供劳动力和优惠政策,引进建成家庭手工业企业29家,初步形成了以“刘屯村扶贫微工厂”为基地,以“大屯村、刘屯村、集东村的服装加工,岗上村的箱包加工,北辛庄村的螺丝加工,河沟村、郑二庄等村的毛绒玩具加工和李家口村土纺土织非遗技艺传承”的发展格局。刘屯“扶贫微工厂”被河北省妇联授予“巾帼巧手创富基地”,在“刘屯巧手创富基地”创新成立妇联组织、建设温暖“妇女之家”。 目前“刘屯村巧手创富基地”妇联组织共吸纳带动本村及周边留守、贫困妇女就业720余人,人均年收入2.1万元。

  三、创新“微家”载体,零距离服务“扶贫微工厂”脱贫主体
  为更好服务妇女群众,大胆探索,将家门口服务作为社会治理的切入点,把高质量、有温度的服务送到妇女家门口,魏县妇联探索创新在每个“扶贫微工厂”成立各具特色的“妇女微家”,由“扶贫微工厂”妇联组织的每位执委负责。
  27岁的“恰恰箱包微家”老板李珍,是刘屯“扶贫微工厂”妇联的执委。2009年就到白沟一家箱包企业做箱包加工,在政策的感召和妇联的牵线搭桥下,2016年主动带着技术和订单回乡创业。2017年入驻“微工厂”,租用400平方米的厂房每年需租金1万元,她带动12户扶贫户,一年可享受县扶贫办6000元的补贴,贫困户带来了12台缝纫机入股也可按比例分红,县里的补贴加上设备的增加,小两口一年收入少说也有10多万元,实现了由“打工妹”到“老板”的华丽转变。李珍打算再租一间厂房,带动更多的贫困妇女告别打麻将、唠嗑、贫困的生活,实现共同致富;仕望集乡“崔阁箱帽微家”执委李书英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残疾贫困妇女40余人,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即为特殊人群提供了就业岗位,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沙口集乡北辛庄村“螺丝帽微家”中,由于加工过程易操作,吸纳了几十位50-80岁的老年人就业,为了让老人们能劳逸结合,又能方便带孙子孙女,在“微家”中设立了儿童娱乐区和老人休息室,她们既能挣到零花钱,又能照顾到家庭。贫困妇女牛俊丽家中三个上学的孩子和两位老人需要照顾,家里收入全靠丈夫一人外出打工,进入扶贫微工厂后,她参加一个月的培训就上手了,加上入股分红,月收入不到3000元,她干劲十足,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扶贫微工厂”的创立,使“微家”贫困妇女在不影响下地干活和照顾老人孩子的情况下,实现了“下田种地收地金、进厂打工挣薪金、带资入股得股金”“三金”增收,“扶贫微工厂”实现了“零风险”生产、多渠道增收,村集体实现了“零投资”发展、多方面增益。

  四、丰富“微家”活动,打造“扶贫微工厂”妇女温暖之家
  巾帼“扶贫微工厂”的创建为妇联工作创新提供了载体,各级妇联组织围绕全县聚焦打好精准扶贫脱贫防贫攻坚战,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作用,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引导带领贫困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树立创业就业、自强自立、争先脱贫的信心,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增收致富奔小康,增强了影响力、凝聚力。
  以“微家”为平台,开展“五亮”行动。亮出妇联牌子、亮出妇联组织架构、亮出妇联执委身份,亮出妇联工作职责、亮出妇联活动内容。让“扶贫微工厂”妇女姐妹身边就能找到妇女组织、维权平台,进一步延伸了妇女之家服务半径,补充了妇女之家服务功能,实现服务妇女零距离、关爱妇女无盲区。去年一年,各位执委们利用“午间十分钟”“舞间一刻钟”时间开展扶贫脱贫政策宣讲、妇女维权知识讲座,增强了争做“四自”新时代女性的信心和决心。
  以“微家”为平台,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脱贫能力。一方面,积极推动在政府各级各类普惠性培训中逐步提高贫困妇女参训比例,保障贫困妇女平等接受教育培训、平等享有普惠性政策资源。另一方面,根据当地产业实际和妇女发展需求,在“妇女微家”中开展种植养殖、手工绢花、合裕印花、家政服务、魔豆妈妈网商等适合贫困妇女特点的技能培训,成为了妇女脱贫致富的培育地。去年,县妇联在全县“扶贫微工厂”开展了寻找“最美创富人”和技能比武大赛上,闫红芬、闫红艳、马艳涛、韩丽敏、张丽伟等一大批女能手还获得魏县“巾帼巧手创富绣花人”荣誉称号。
  以“微家”为平台,开展优秀女性典型评选等活动。在巾帼“扶贫微工厂”“微家”妇女中,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好妯娌等评选活动,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其中李珍、牛俊丽、张晓燕、闫海娥等女性就是好媳妇中的代表,尤其是作为侄媳妇的闫海娥30年如一日照顾五保老人的典型故事,充分弘扬了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值得学习和传承。 
  五、因势利导,“微家”妇联组织在梨乡大地开花绽放
  “扶贫微工厂”的创建,将城市大企业的加工车间“搬”到了村里,让创业者的梦想有了“根据地”;让打工仔实现了做老板的华丽转身;让“半劳力”贫困群众有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机会和门路;让农村留守妇女、老人等“半劳力”贫困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就业增收;让农村留守儿童重获母爱的呵护,家庭的温馨幸福;让村里减少了唠闲嗑、打麻将、婆媳、妯娌、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净化了民风,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巾帼“扶贫微工厂”的做法引起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充分肯定,多次到我县调研指导工作。新华社、人民网、长城网、《中国妇女报》、《河北日报》、“河北新闻联播”、《邯郸日报》、邯郸市委《研究专报》、《邯郸市委办公厅通报》等主流媒体和内刊相继进行了报道。目前,全县已建成“扶贫微工厂”252家,建设“妇女微家”165家,共带动1.4万余人就业,其中贫困妇女6000余人,实现增收8000万余元。
  当前,全县“扶贫微工厂”中90%以上的就业者是女性,90%的创业者是女性。妇联组织在“扶贫微工厂”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妇女微家”的妇女姐妹们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带动下,她们正迎着朝阳在努力用自己的巧手描绘着新时代的美丽画卷。

内容时间:2019-04-2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