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平乡县
俺村有个“老雷锋”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18  编辑:

杨 午

他是一位耄耋老人;

他是一位建国前的老党员;

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

5年如一日义务扫大街;

他从抗日战争年代到新农村建设时期一直围绕在村党支部周围,保了9任支部;

——村民都称他为“俺村里的‘老雷锋’”

……

田付村乡丁周天村的丁修堂老人,今年86岁,1943年入党。他,5年如一日义务扫大街,正因此成为我们的采访对象,随之而来的发现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位老人。

在这个春风和煦的三月,我去采访丁修堂老人,未见其人。在丁周天的大街上遇到村民傅月亭、李桂歌。他们告诉我:“这老头儿闲不住,不是下地干活就是村里扫街。”

3月14上午9点,我是赴约来到丁周天村。为了不至于像上次那样采访扑空,前一天已和丁周天村的支部书记丁孟江有了电话“预定”,说好让丁修堂老人在家中等。中等个、满面红光、声音洪亮,怎么看都不像这岁数的老人——这是丁修堂老人给我的第一印象。“这有啥好说的,扫个街还不跟扭秧歌一样,我这身体就沾扫街的光了。”老人真是快人快语。

提身世,一把辛酸泪

丁修堂老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党员家庭,父母都是党员。他打小吃百家饭长大。12岁时,他给平乡县第一任革命县长王东初当通讯员,参加了手枪队。在日本兵手里“死过”三回,一家九口人被日寇逼赶的“七零八落”,至今有的亲人下落不明。

颂党恩,一腔感激情

丁修堂在1934年入党,成为丁周天村第一批24名党员之一。他从1961年起参与村党支部的一些事情(原平乡县副县长丁群德任丁周天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丁修堂任团支部书记)。后来,在党的安排下他成家、生子。

提起对党的感情,丁修堂老人两次泪水夺眶而出。“党就是我的命,党就是我的家,所以我一辈子不挂牵治家”;“过去吃糠咽菜,现在白馍沾甜酱”;“我只要不躺灵床上就得为党干事!”这几句话出自眼前这位老人口中,不是豪言壮语,却有着老人独特的解读。正是出于这种感情,40年来,他在村里一连保了9任支部书记。从抗日、土改到新农村建设,半个世纪世事变换,不管时代怎样变,丁修堂老人没有变。变的只是岁月,丁修堂的思想和感情坚贞不渝。

做奉献,一副热心肠

“前几年,村里开街修路时,临街的粪坑、树木是阻力,多亏了丁修堂这个‘先锋官’!”丁周天村党支部书记丁孟江提到这么一件事。“有些年轻人不考虑这么多,光拨拉自己的小算盘,我就找他家里拉拉。”说起这些,他显得很自信。“村里的人都是从我们手里翻得身,谁家的事一桩桩一件件我能把他们说哭。人心都是肉长的。过去他们家老人受啥苦、遭啥罪,他们谁能忘记?都是从我们手里解救的,都买我的帐。”前些年,有一户不交公粮,丁修堂去了找那户“拉拉”,结果,那个村民把小麦簸了又簸后送到粮站上。

还有一件事:1982年,村里看到丁修堂孩子大了到成家的时候,给他一处宅基地,当时是个大坑。丁修堂用手推车垫了4年硬是把大坑垫平了。后来,他用砖围了院墙,栽了60棵榆树,种了一地红萝卜。2009年村里要建党员活动室,无处选址。丁修堂听说后,在街上用喇叭喊:紧着用地,我院里的萝卜谁吃谁刨;树,谁要谁锯!然后,他自己动手把围墙一下推了。现在,他的宅基已经变成460多平的党员活动室和村民娱乐广场。

丁修堂老人有三个儿子,两个在公家上班,一个搞经济。他教育子女:我不要你们啥,我就要奖状!多么朴实的一个老人,没有文化却有思想,他用一辈子的行动诠释感恩、奉献。



内容时间:2016-03-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