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2019年底前实现脱贫摘帽的决策部署,县人社局认真谋划,成立4个工作专班,以郭家屯镇、七家镇、庙子沟乡、白虎沟乡4个乡镇为试点,深入实施“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产业发展吸纳就业、劳务协作输出就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扶贫专岗安置就业”五轮驱动帮扶措施,打造就业扶贫样板标杆乡镇,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在全县推开,带动其他乡镇就业扶贫工作向纵深开展,确保圆满完成2019年就业扶贫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一、实施就业培训,技能促进一批。针对省扶贫成效考核提出贫困劳动力培训率低的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愿望,重点开展三种培训。一是引导性培训。对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普遍开展引导性培训,落实交通和食宿补助20元/人/天,提升贫困劳动力参训热情,激发就业脱贫的内生动力。二是技能培训。开展“1+3+4”扶贫培训模式,对贫困户中的“两后生”,组织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对40岁以下的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贫困劳动力,采取“岗位+技能+贫困劳动力”的培训模式,开展电工、电焊工、木工、瓦工、钢筋工、厨师、育婴员、护理员、保洁员等培训,做到全覆盖;对40岁以上的,拓宽培训领域,鼓励和引导从事一产中的二三产业,开展手工插花、手工编织、手工制衣、手工刺绣等培训,促进居家灵活就业。三是实用技术培训。开展设施菜、中草药、清洁畜牧业、食用菌、高端果园等实用技术培训,让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至少掌握1-2门就业技能和2-3项实用技术,提升产业就业能力。
二、建设扶贫车间,鼓励吸纳一批。发挥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作用,按照“企业+农户”模式,组织和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引进和壮大箱包制作、手工插花、手工编织、手工制衣、手工刺绣、毛绒和其它玩具制作等来料加工产业,建立乡村扶贫车间(工厂),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业。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的,按政策规定落实1000元/人吸纳就业补贴。
三、加强劳务协作,转移输出一批。摸清有意愿外出贫困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等信息,实施“一台账,四清单”制度(需求清单、岗位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对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组织到天津、北京、唐山等地企业实行考察式求职,落实交通及伙食补助,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中介组织或劳务输出带头人一次组织贫困劳动力输出5人以上、并实现6个月以上稳定就业的,按照每输出1人给予最高不超过200元的标准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贴。
四、落实扶持政策,创业带动一批。提升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和鸿兆集团电商产业园孵化基地孵化能力,开展以致富带头人为主的创业培训,对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的返乡创业人员和自主创业贫困劳动力优先安排入驻孵化基地,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房租、物业、水电费等补贴政策,每个乡镇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要达到5人以上。
五、开发扶贫专岗,托底帮扶一批。统筹考虑乡村建设实际需要,开发农村保洁、治安、护路、护林、管水、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公共服务岗位4000个以上,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开发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管扶贫专岗800个以上,对无法通过市场就业的大龄和残疾家庭贫困劳动力予以托底安置,并给予专岗人员不超过3年的岗位补贴,确保零就业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重点向深度贫困村和集中移民搬迁小区倾斜。
内容时间: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