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河青如是扶贫馆”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为河北青年报联手如是果蔬打造的全新模式的“绿色扶贫”电商工程,在为大家提供果蔬、米、面、粮、油等健康食材的同时,还将讲述扶贫故事、帮助扶贫产品销售,并会将产品部分收益捐赠给贫困人群,以全方位服务于河北的扶贫事业。
随着“河青如是扶贫馆”电商平台的上线,“河青·如是扶贫在行动”也正式开启。5月3日,本报记者探访了省级深度贫困村——保定市阜平县砂窝乡上堡村,并在电商平台上解决老乡们燃眉之急。
如果,你在为滞销的农产品发愁;如果,你的扶贫项目需要帮助;如果,你热心于公益,希望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一份爱心,请与我们一路同行!
扶贫工作人员介绍
39户人家种植35亩山泉水黑木耳
位于保定市阜平县砂窝乡的上堡村,全村共有292户、776人,贫困户有114户、261人,属于省级深度贫困村。去年3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队进驻该村,开展精准扶贫事业。
据了解,由于海拔较高,早晚温差大,上堡村气候与平原地区相比较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队进驻该村后,经过细致的考察和谋划,决定开展木耳的种植事业,开创了一条政府主导、公益优先、媒体支持、商业运作、互联网+扶贫的新路子。张建广是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队的一员,去年3月他来到上堡村,针对该村的环境开展精准扶贫事业。他介绍,目前全村共种植山泉水黑木耳35亩,参与种植的有39户人家。在木耳销售之后,所得的资金将分给这些村民,帮助他们脱贫。5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上堡村山泉水黑木耳种植基地,看到了正在生长期的木耳。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队的成员、驻村第一书记徐华介绍,目前菌棒内的木耳生长态势良好,再过一段时间第一波木耳就可以收获了。今年72岁的张丽就是种植木耳的村民中的一员,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进行打桩的工作。据了解,张大爷属于村里的贫困户和低保户,家里有8口人,但主要的收入都来源于儿子一人。张大爷的儿子为了生计在外地打零工,工作并不稳定,一个月收入大概两三千元。儿媳在村里做手工活,一个月收入不过五六百元。老伴患有高血压,需要常年吃药,一年的药费大概需要两千元,对张大爷一家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据悉,如是果蔬是石家庄如是养生科技有限公司创办的自有品牌,是一家从事绿色食材宅配的专业平台。自2015年4月创办以来,如是果蔬为上千个家庭送去了蔬菜、瓜果、禽蛋、粮油等新鲜食材,打造了京津冀一站式健康食品供应平台。
内容时间: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