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玉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09  编辑:陈亚丰

“搬出来”需要决心勇气,“稳得住”需要用心用力。如何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玉屏侗族自治县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一次次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找寻破题路径,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完善基础设施

让搬迁群众生活有保障

走进位于平溪街道康华社区的移民安置点,只见新修的楼宇整齐排列,干净漂亮的小区内,三三两两的群众悠闲地散步、聊天,脸上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但正真吸引笔者的是房屋一旁新搭建的雨棚。

走进雨棚,只见一排排摩托车和电瓶车整齐地摆放着,而一旁的电瓶车充电桩正有序地工作着。如果你要充电,只需投币或扫码付费便可。

社区工作人员杨婷告诉笔者:“以前没有安装充电桩,群众都是从楼上接电出来给电瓶车充电,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工作人员也多次劝导但效果不佳。安装充电桩后既能解决安全隐患,群众也能得到实惠。”

据悉,为了方便搬迁群众停摩托车和电瓶车,今年3月,康华社区移民安置点在小区内修建了3个停车雨棚、安装了2个充电桩,可同时停100余辆摩托车和电瓶车,可满足20辆电瓶车同时充电。

为了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康华社区移民安置点在今年6月安装了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

扶贫工厂、就业培训

给搬迁群众铺好致富路

走进康华社区移民安置点东亿电气扶贫车间,现场一片繁忙景象。车间里工人正忙着进行打火机配套亮灯部分的组装,一个个打火机配件半成品经过工人们的组装,被整齐地摆放进了库房。

39岁的杨水岩是扶贫车间组装工人中的一员,和她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小孩,今年13岁的潘引娣是一个好帮手。

潘引娣说:“平时有空的时候也会帮着妈妈组装打火机,假期的时候白天我跟妈妈一起来扶贫工厂帮忙,晚上再回家做作业。”

“她们都很听话,有空就帮我组装打火机,有时候速度比我还快。这个厂就在家门口很方便,在这里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钱。”杨水岩笑着说。

为了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进城入住后续保障和生计发展,真正实现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进一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康华社区移民安置点与县就业局多次联合组织搬迁群众进行家政、厨师、电工等培训,截至目前,康华社区移民安置点共进行了5期培训,近300人参加。

学生有人看管

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近年来,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子女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康华社区移民安置点在2018年9月成立“四点半课堂”,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点半到6点,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解决了搬迁群众因工作繁忙或文化水平不高等出现的对孩子监管的“真空”隐患。

今年7月22日,康华社区移民安置点暑期学校开班。康华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的留守孩子们都可以进入暑假班学校,暑期学校共招生50人。开课时间从7月22日至8月16日,每天10点半开始上课,15点半放学,暑期学校开班让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康华社区移民群众石水河,10点半准时把孩子送到了暑期学校班。“白天我们要出去做活,家里的老人上年纪了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管他,把他送到这里来我们放心,他也可以学点东西。”

走进康华社区移民安置点暑期学校,志愿者们正在认真地辅导孩子们学习,孩子们正在认真地书写作业。

今年9岁的潘苹苹说:“我喜欢在这里学习,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感觉就像在学校一样。”

康华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有能说:“这个暑期,学校在我们康华社区开设暑期班,既解决了搬迁群众小孩无人照看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学一点知识,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李平)


内容时间:2019-08-1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