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沿河:上下同心战贫困 众志成城奔小康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3-29  编辑:陈亚丰

2018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是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既定目标的决战之年。一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按照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倾注真情实意,投入真金白银,着力真抓实干,扎实稳步推进脱贫攻坚进程。

紧盯目标——减贫成效立竿见影

一年来,全县紧盯2.56万人减贫任务,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加大脱贫攻坚推进力度,整合各类政策资金,按照“年初有计划、年中有帮扶、年底见成效”工作要求,精准落实帮扶措施,顺利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34户26830人的脱贫,超额完成任务数1230人,贫困发生率从年初11.92%下降到7.61%,下降了4.3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对照出列标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和基层组织建设力度,通过县级复核验收,78个拟出列贫困村各项出列指标明显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以上,贫困发生率均下降到3%以内,顺利实现贫困村出列任务。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方面,严格按照《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方案》,在全县7个农村调查点和1个城乡结合部调查点统一开展监测工作,样本总量120户,贫困监测记账户80户,其中电子记账户65户,开通率达81.25%。经国家统计局铜仁调查队核定反馈,全县2018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71元,增长10%,绝对值增幅9.9%。

主动作为——责任落实落地见效

一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政策部署,出台一系列文件、政策,共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及(扩大)会议11次、县政府常务会7次、县政府专题会议30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题会议20次、脱贫攻坚推进会议13次。同时,制定和出台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政策措施25条、春风行动政策措施16条、夏秋攻势政策措施16条、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政策措施29条。制定《沿河土家族自治县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将2.56万贫困人口和78个贫困村的减贫任务细化分解到乡到村到人,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了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工作推进中,全面落实“春风行动”“夏秋攻势”“四场硬仗”“五个专项治理”和扶贫对象动态调整的决策部署,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督促检查,工作有力推进。全年共整合涉农资金35026万元统筹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县级投入3743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投入416.95万元用于危房改造。 共培训干部32期3338人,其中,对第一书记培训3期550人次,对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监督员培训10期1344人,组织各类干部赴张家港培训4期210人,挂职锻炼35人,对乡镇扶贫站及分管扶贫的同志开展培训4期176人次。充分利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励关怀机制》,落实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待遇保障,提拔使用基层扶贫干部87人。在落实部门责任方面,该县出台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贫困村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关于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贫困村提升和贫困人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明确了各部门的分工及责任,并从各部门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组建驻村工作组,实现了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建立了“6543”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和每周五“集中帮扶日”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驻村结对帮扶工作。

精准施策——四场硬仗成效显著

2018年,全县完成总投资1.164亿元的162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任务(含78个出列村),解决饮水安全217518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在产业扶贫方面,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2.71084万亩,新建茶园面积12606亩,累计茶园基地面积20.72万亩、投产茶园面积15.01万亩、茶叶加工产量1.29万吨,实现产值10.1871亿元;累计建成果园13.9357万亩,现有投产果园5.883万亩,实现水果产量7.80万吨、产值8.46亿元;累计完成蔬菜种植面积29.8万亩、总产量50.36万吨、产值11.41亿元;完成食用菌种植面积717万棒、产值5151.1万元;出栏肉猪36.45万头、肉牛3.32万头、肉羊26.47万只、家禽190.83万羽,畜牧业总产值17.38亿元,畜牧业增加值8.96亿元。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县内规划15个安置点,有13个安置点已实现安置,共完成搬迁14805人。跨区搬迁到碧江区共完成搬迁1441户6783人。在农村危房改造方面,农村危房改造开工5650户,开工率100%、竣工率100%;透风漏雨整治开工760户,开工率100%,竣工722户,竣工率95%。在医疗扶贫方面,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169194人,参合率达100%。补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30170人次,产生医疗总费用11611.6万元,保内费用11495.48万元,共补偿10638.53万元。大病专项救治108人,补偿246.64万元,实际补偿比达100%。全面落实了36种慢性病保障,签约服务率100%。50个深度贫困村已按要求全部建立了村级卫生室、全县159所农村中小学已全部完成医务室建设,并配备兼职校医211名。在教育扶贫方面,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七长”负责制,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17%。完成学前教育幼儿资助2980人149万元,完成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24420人2570万元;完成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8279人796.2万元,完成普通高中免学费7887人418.474万元;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1471人资金147.1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100.8万元;完成生源地助学贷款共4721人,贷款金额3453.301万元;教育精准扶贫资助省内外学生8395人,资金1059.052万元,完成大学新生资助594名,资金199.8万元。在生态扶贫方面,完成生态扶贫直接补助农户11555.5596万元、公益林生态补偿1333.6965万元,退耕还林补助9251.8631万元,解决生态护林员134户568人970万元,生态扶贫助推1057户4180人脱贫。在社会保障方面,2018年全县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1879户60975人,发放低保金23367.68万元,采购救助粮62.44万公斤,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106.6万元,发放特困供养金1140.21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820.54万元。

营造氛围——宣传工作再上台阶

2018年,全县紧扣“脱贫攻坚”主题,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阶段目标和“四好”总体目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发挥媒体优势,开展广泛宣传,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思想共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一年来,共编辑《沿河脱贫攻坚快讯》(月汇编)12期,编辑《沿河脱贫攻坚》微信230余期,采用、修改、审编、转载信息稿件1200余篇,拟写工作情况汇报、调研报告等30余篇,接受约稿40余篇;总结提炼全县经验典型做法50余篇,采写动态信息、经验性信息、会议信息200余篇,在人民日报、工作日报、铜仁日报、沿河报、新华网、贵州网、铜仁网、铜仁新闻网、沿河政府网等各大媒体网站刊发1000余篇(次)。

合作共赢——东西协作成绩斐然

沿河自治县和张家港市积极探索“四个三”东西部扶贫协作新路径,建立“五位一体”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新格局,实现沿河县贫困发生率从28.2%降到11.48%,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0.2万人。一是健全“县乡村”三层级协作机制,实现张家港辖区10个镇(区)与沿河县22个乡镇(街道)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张家港市28家成员单位、18个经济强村、4家国资企业结对帮扶沿河50个深度贫困村。二是加强“教旅医”三领域协作互动,建立中职联合办学机制和旅游协作长效机制,同时按照双向培养模式,互派医务人员交流学习达53人次。三是推动“人地钱”三要素协作互补,在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张家港市组织92家企业来沿开展就业招聘5次,提供就业岗位达19530个。在增减挂钩政策方面,利用国家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积极争取增减挂钩指标跨省流转,既破解沿河土地撂荒问题,增加沿河财政收入,又缓解张家港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压力,完成跨省交易指标2800亩,实现财政收益达8.4亿元。在项目资金帮扶方面,2018年共引进苏贵农业等4家企业来沿投资,完成投资总额4000余万元。四是促进“产加销”三联结协作共赢,建成现代高效农业园区26个30万亩,建成茶园9.7万亩,产值达2.88亿元,建成空心李基地6.2万亩,产值达12亿元。同时围绕沿河空心李、千年古茶、中药材(铁皮石斛)、白山羊等优势产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形成,建成“沿河天然富硒绿色食品公司”等一批农特产品种植和加工龙头企业。同时,加强产销对接,签订优质农特产品产销定向合作框架协议,出台“沿货出山”奖励办法,实现全县电商交易额突破3亿元。(任廷海)

内容时间:2019-02-2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