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西秀区:党建引领促脱贫 精准服务惠民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20  编辑:崔月

西秀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脱贫退出目标,抓党建、强基础、增就业,以党建引领促脱贫,以精准服务惠民生。

    “你们是贫困户,拿这个本本去看病,100元的费用就只用花15元。要记住,这个本本是有这个作用的。”在蔡官镇贫困户刘琼忠家,党员突击队队员罗凌峰正在解释医疗扶贫政策。

    2017年年底以来,为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举全区之力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硬仗,西秀区从各单位、各部门抽调了606名机关党员干部和266名工作人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和集中攻坚队,全脱产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充实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力量,向绝对贫困发起了总攻。

    曾晓文是西秀区教育局驻东屯乡金山村的一名党员突击队队员。他说:“进村开展工作以来,我们积极与当地中小学校联系,加大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另外,还为贫困户解决具体困难,保证学生不因贫失学。”

    “我们在工作中发挥本职职能,结合脱贫工作实际与村支两委配合深入发展村级产业,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调处村民矛盾,引导村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等、靠、要思想。”杨武乡党员突击队屯寨村分队队长、西秀区总工会副主席田丰简单描述了他和突击队员的工作。

    除了组建党员突击队和集中攻坚队充实基层一线力量外,在抓党建促脱贫方面,西秀区还建立了区、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体系,所有区级领导带头包保边远村、高贫困率发生村,2863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与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包保责任机制,实现了全区所有行政村(居)包保全覆盖。同时出台《问责细则》、《奖惩办法》,成立16个作风问责组,组建4个督查考核组,从严开展专项督查、考核、监察和问责。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任组长开展常态化督导,23名区级领导蹲点指导乡镇脱贫攻坚工作,一级带着一级干,凝聚所有力量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三保障”精准发力。该区2016、2017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惠及2664户11515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627户、“三改”9979户,建成通组公路236.4公里,农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完成联户路935公里,硬化率达98%以上。投资7.6亿元全面推进农村连片供水工程,投资8.6亿元加快推进421个村(组)污水处理站及管网建设。

    谈起蔡官镇北斗社区春晖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西秀区人大代表、蔡官镇镇长齐林说:“我们主要围绕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个方面进行统筹,合理安排搬迁这项工作。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所有的499户1985人全部搬迁住进了安置点新家。”

    为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该区创新采取“一村七岗”脱贫模式,在全区193个行政村中,每个行政村设立7个公益性就业岗位,共计吸纳190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从事环卫保洁、林业护林、水务河道保洁、交通道路护路等工作,每人每月劳务费不低于800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脱贫。

    东屯乡本桥村桥头组村民梁小棉以前收入微薄,生活艰辛,现在成了村里的环卫保洁员,有了稳定收入,这让她对生活有了信心。“我一个女人,之前一年只找得一两千块钱,只够生活。有了这个岗位,有活做有工资,生活是不愁了。”她说。

    西秀区财政贴息816万元,向4316户贫困户发放“强农贷”、“惠农贷”3.3亿元。推进教育精准资助政策全覆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6万人次。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救助困难群众5676人次。对贫困青壮年劳动力开展高标准培训,新增贫困劳动力就业9146人;实现农村低保覆盖困难群众12102户24941人。 


内容时间:2018-07-1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