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东皇街道“党建引领抱团发展”壮大易地搬迁社区集体经济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21  编辑:曹亮亮

11月1日上午,习水县基层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观摩组一行走进东皇街道安德乐公司,对该街道以党建为引领,抱团发展壮大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集体经济工作进行现场观摩。

在东皇街道安德乐公司,观摩组一行细细参观、认真察看,结合听取汇报、现场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东皇街道通过“1+2”模式,以精准“开方子”、择优“强班子”、迈出“新步子”、开拓“新路子”、鼓起“钱袋子”的“五子工作法”,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壮大创新做法,并给予高度肯定。

据悉,东皇街道属全县最大易迁安置点,于2019年6月设置岷山路、金龙、东风湖、红城、绿洲5个易迁社区,安置4234户19364人,其中脱贫户3390户15300人。为切实解决易迁搬迁社区“三长(常)”群体就业困难问题,“三长(常)群体”即:因家庭原因不能长距离外出务工、因照顾老小不能长时间工作、因劳动技能弱不能以常规方式就业群体,东皇街道充分利用上级政策和资源,整合财政扶贫资金、中央财政专项补短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各类政策资金978万元,成立安德乐公司,并下设劳务派遣部、物业管理部、家政服务管理部、灵活就业管理部、苗圃经营管理部,开发经营了苗圃绿化、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劳务培训、劳务派遣、岗位租赁、电梯维保等项目,实现集体经济创收538万元、利润105万元,利益联结易地搬迁户254户1270人,发放利益联结资金26.17万元,现有固定资产1027.4万元,带动就业6377人次。

精准研判,正视问题“开方子”。东皇街道党工委通过深入调研、精准研判,发现搬迁群众的“三长(常)”就业难题。通过邀请县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实地指导,组织召开专题会,率易迁社区支部书记、群众代表到成都、贵阳、湄潭、务川等地考察学习等,明确通过成立习水县安得乐有限公司,形成了五个易迁社区支部书记为股东代表、全体搬迁群众为股东的“党建引领抱团”发展模式。

“1+2”联建,科学择优“强班子”。街道党工委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支部书记,办事处主任、党工委副书记、分管易地搬迁的领导任支部副书记,五个易迁社区支部书记、公司负责人任支委成员的东皇街道易迁社区联合党支部。并配强支部班子、配齐公司运行团队,建强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采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东皇街道易迁社区联合党支部每月定期召集会议,研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审议集体经济项目,并在19个楼栋党小组每季度通报并商议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联合党支部“1+2”联建共商集体经济发展格局。

因人设岗,迈出就业“新步子”。东皇街道党工委依托习水县安得乐有限公司资源优势,通过“全域式”岗位开发就业一批、“创新式”劳务派遣就业一批、“保姆式”培训服务就业一批,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三长(常)”群体就业难题,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开发公益岗位384个、扶贫专岗190个、残疾人就业岗位207个,可实现700余人就业,年增加务工收入500余万元。新建银龙苗圃场、东风湖仓储等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已派遣6377人次前往家政公司、花椒场地、苗圃场务工,实现劳务工资收入70余万元。开展家政、月嫂、护理、厨师、刺绣等技能培训12期1564人,推荐就业1058人。

立足市场,勇于开拓“新路子”。东皇街道党工委依托省、市、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各项政策、贵州省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十条措施和遵义市、习水县支持集体经济发展有关政策,主动对接县直部门,目前已对接县环保、水务、综合执法等部门,拟投入30万元开展化粪池清淤集体经济项目,预计年收入60万元。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拟利用辖区内的闲置土地资源,投入20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30亩的竹木交易市场,建成后年收入预计400万元,可带动就业300人,通过逐步发展形成习水县易地搬迁“党建引领抱团”发展集体经济园区。拟争取县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利用闲置资产新建习水县移民服务酒楼集体经济项目,拟投入资金100万元,建成后可实现年收入20万元,解决就业30人。为有效缓解易迁社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街道党工委拟盘活红城、绿洲、金龙社区地下停车场资源,建成停车场管理集体经济项目,可解决就业50人。

抱团发展,鼓起收入“钱袋子”。街道党工委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夯实公司人才队伍,用规范的制度、专业的人才来确保项目规范、资金安全、运营高效、群众认可。自公司成立以来,建成固定资产1027.4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创收538万元、利润105万元。根据“334”利益分配机制,利润的30%用于公司持续发展。

截止目前,公司实现集体经济利润收入31万元。根据“334”利益分红机制,利润的30%作为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易迁社区公共服务及相关设施维护等,40%用于易迁社区群众分红和帮助解决搬迁群众就业,截止目前,五个易迁社区实现集体经济利润收入31万元。利益联结易迁户254户1270人,发放利益联结资金26.17万元,带动就业6377人次,实现户均年增收0.8万元。


内容时间:2021-11-0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