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持续,仁山街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要求,坚持聚合力、强后劲、开新局的工作思路,抢抓乡村振兴机遇。
跑好群众信任“第一棒”,配强队伍聚合力。充实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为乡村振兴“加满油”。一是强化精准选派,打造乡村振兴“冲锋队”。选派6名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出征一线助力乡村振兴,当好政策宣传员、政策执行者。街道严格按照要求落实驻村帮扶干部保障措施和关心关爱政策,为驻村干部购买健康体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报销经费,确保驻村帮扶干部安心驻村、扎根在村。二是抓好村级换届,选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多渠道拓宽村(社区)“两委”成员来源,把选好“头雁”和配强班子作为换届工作重中之重。注重从大学毕业生、创业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中精心选拔,挖掘储备政治素质高、事业责任心强、致力于乡村发展的各类优秀人才。截至目前,各村(社区)共吸收后备干部32名,均为高中及以上学历。
跑好产业发展“加速棒”,壮大集体强后劲。结合实际情况,为村(社区)“把脉开方”,抓好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一是建好辣椒产业链,铺好群众致富路。在塘边村建辣椒加工厂,建成后将实现辣椒产业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有效带动更多农户种植辣椒,增强群众种植辣椒产业积极性。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直接带动就业20余人,间接带动农民300余人,种植辣椒面积1000余亩。二是发展大棚经济,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截止目前,共争取到区级财政预算资金300.5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2万元和东西部协作资金270万元。进一步扩大精品水果(草莓)、中药材(百合)种植规模,草莓种植规模达100亩,百合种植规模达800亩。百合、草莓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约3000人次,增加群众务工收入约50万元。
跑好民生“冲刺棒”,砥砺奋进开新局。以补齐短板为目标,聚焦群众关心的道路、饮水、健康等民生项目,不断完善辖区基础设施,推动民生事业快速发展。一是打造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理念,在塘边村、开天村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工作,共排查975户,存在问题厕所68户,对排查出来的每一个问题厕所,严格实行台账和销号管理,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设施。二是坚决打赢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攻坚战。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进行广泛宣传教育,组织动员群众自觉参与,为给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注入新的动力。争取专项资金20万元,设置25个公益性岗位,聘请开天村、塘边村、观山雅居安置点建档立卡户为保洁员,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美丽乡村保驾护航,实现就业和富美乡村建设双赢。
内容时间: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