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黄道乡:圣女果变身乡村振兴“金果果”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8-23  编辑:冯永丽

立秋已过,丰收在望。在黄道乡田坪村圣女果种植大棚内,只见藤蔓上绿叶茂盛,枝头挂满圆润饱满的圣女果,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蔬果种植专班四组小组长姚桂仙正忙着指挥工人分片采摘,大棚外正忙着搬运、分拣、包装,一片繁忙景象。“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三次采摘了,我们种植的圣女果品种特殊,可以循环生长,摘果期持续到11月。”

同样,在黄道乡丹阳村圣女果种植大棚内,技术员张吉松、陈亮带着各自的组员对采摘后的圣女果进行疏花,确保提高果实产量、品质。“我们要及时疏去过多花果,每株只保留生长健壮的花穗4-5枝,确保圣女果的糖度。”科技副乡长李云渠介绍道。

地处两省三县八乡镇交界地带的黄道,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边远乡镇。依托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黄道乡大力发展精品蔬果产业,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标准化园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农户以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增收致富。今年来,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更好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几番市场调研和外出学习下,贵州百汇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元桃决定放弃以前的传统蔬菜品种种植,转而发展高产的圣女果。

作为一名“菜姐”,杨元桃深知产品品质的重要性。所以,年初在考虑圣女果品种时,她毫不犹豫选择了“釜山88”和其它两个好的品种,成熟的圣女果糖度远高于市场同期的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远销浙江、湖南等地。

新产品的引进,需要新技术的支撑。为了保证产品产量与质量,杨元桃外聘了2名技术员长期蹲驻,全程跟踪圣女果的长势。在科技副乡长和乡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成立了蔬果种植专班,将工人分成6个小组,实现了工人与技术员近距离接触、零距离交流,保障了生产出来的圣女果品质优良。此外,为促进品种提质,杨元桃还投入400万元对土壤进行改良,在丹阳村和田坪村种植的约600余亩圣女果,预计亩产10000斤。

“我们基地每天都需要采摘,包装好后,铜仁的客户马上来运走。”杨元桃接着说道,“我种植蔬菜已经10多年啦,客户们都晓得我的产品质量有保障,常常都是提前订货,自己派车来装运,往往都是供不应求。”

截至目前,基地里的圣女果已采摘两次,采摘量达2.4万斤,产值达32万元,其中“釜山88”品种按批发价每斤20元、其他两个品种按批发价分别为每斤12元、8元,都远远高于市场同期其他品种。此外,杨元桃发展的圣女果产业还成为推动黄道乡农业产业化的“引擎”,为巩固脱贫成效发挥着重要作用,附近几个村的妇女大多数都在基地务工,务工人数每天稳定在70人,仅一年的务工支出就高达200余万元,让村民们切切实实享受到多元化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更好地助推农户增收致富。

内容时间:2021-08-1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