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银盏镇江口坝社区:强化就业扶持 拓宽搬迁群众致富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3-20  编辑:陈亚丰

    银盏镇江口坝社区是全县目前最大的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安置点的建设不仅让搬迁群众住上了“好房子”,实现了“安居梦”,该移民社区还强化就业扶持,真正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

  瓮安县安银藤艺有限公司是新入驻银盏镇江口坝社区的一家小微企业,主要从事藤椅编织加工。企业就设在小区里面,在这里务工的全部都是小区搬迁群众。由于编织藤艺的劳动强度不大,老年人也可以参与务工,一个月下来,还能拿到近3000元的工资。

  编织藤艺是技术活,对于大多数从农村走出来的搬迁群众来说,还是需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瓮安县安银藤艺有限公司经理 王兴座介绍说,“我目前也是刚开始培训,现在有10多个人来做,那个老大爷才做了几天,他就能两天做3个了,这个是手工活,越做越快。”

  已是80多岁高龄的社区群众代大权,也在这里务工。老人说,以前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离开土地搬出大山来到县城生活,更没有想到自已一大把年纪,还能找到一份稳定的事情做,搬到这里来,不仅生活环境变好了,收入还比过去高很多。

  “在家就是喂猪喂牛,种点农作物,每年的收入也就是几千块钱,到这里来最大的变化是,出门有公交车,像我们办了卡进城又不花钱,现在这个条件跟原来相比好了好几倍,可以这样说,我现在收入都有了3千左右了。”银盏镇江口坝社区移民搬迁户 代大权说。

  现在,代大权老人经过培训,学会了藤编手艺,除了每天在家里看看电视,在小区散散步,参加小区策划组织的老年人活动,空闲时编织一下藤椅就有一笔收入,对于现在的生活,老人觉得十分安逸。

  小微企业的入驻,解决了部分搬迁群众家门口务工就业的需求。

  社区群众谢伯群才来这里上班没几天,她告诉记者,以前家乡条件差,也没有务工路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8年她和同村的几户村民搬出来都住上了新房,大家也在就近找到工作,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引进企业入驻社区只是江口坝社区强化就业扶持、促进社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瓮安县银盏镇江口坝社区面积1.4平方公里,占地286亩,建有48栋楼房,总投资3.2亿元,入住搬迁群众1720户7210人。

  自2018年3月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党支部就以解决就业为核心,突出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成立“创业就业指导办公室”,与园区25家企业签订就业帮扶协议。依托园区优势,采取现场招聘和“订单”招聘,解决就业993人;通过人社部门就业培训、县职校技能培训、海珠区对口帮扶,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解决就业1346人;向搬迁群众提供社区门面、摊位,发放创业补贴,多途径鼓励自主创业就业,创办藤编厂“扶贫车间”,引导群众开办平价超市、劳务公司、家政公司等创业主体42个,解决就业724人。实现户均就业1.8人,实现搬迁群众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临时工向产业工的转变、外来客向主人家的转变,全面提升了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内容时间:1900-01-0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